回覆列表
  • 1 # 樂芽島

    孩子:“媽媽,我想要個妹妹”

    媽媽:“可能是個弟弟哦”

    孩子:“我不要!你就要生妹妹”

    結局:媽媽說不確定,孩子就開始哭鬧

    從大寶對二胎性別的態度也反應出

    生活中一言不和,孩子就哭鬧的問題

    都是因為我們不會“換框”的溝通技巧

    在6歲前,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還佔主導,經常會因為事與願違而大哭大鬧。有時家長能及時滿足孩子的意願,自然就容易化解。

    但如果家長一味的屈服,讓孩子習慣了“自我為中心”,也很可能會引發任性、霸道等一系列的問題。

    家長無法滿足孩子的意願,又想避免孩子哭鬧,可以試試“換框”的溝通技巧!

    換框思維

    “換框”實際上是指更換談話的背景,使我們對事情的認知產生轉變。比如,換個身份、換個價值、換個文化,也可以是由大概念換成小概念,或者反過來。

    #舉例

    有一天,番茄(大寶)想要媽媽抱著去幼兒園,可是媽媽手裡還要推著二寶,實在沒辦法抱著去。於是,媽媽對番茄說:“你這麼厲害,讓老師看看你是怎麼推妹妹走的。”結果,小傢伙一下就答應了,興奮地推著妹妹出發了。

    #思考

    面對孩子的不合理的要求,如果家長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和孩子一直處於對立的狀態,就只會讓對抗升級。

    但如果我們能保持冷靜的心態,就能發揮自己的智慧,想想怎麼透過“換框”解決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線和水管,大家用什麼牌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