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二十四節氣說一說為什麼夏至以後七八九月還是熱?
夏至是每年6月20日、或21日、或22日。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白晝時間相等,達到全年最長。俗語說“不過夏至不熱”也就說過了“夏至”,天就會慢慢的熱起來了!
小暑是每年的7月7號到8號,是夏至過後的第一個節氣,表示季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小暑”的“暑”,就是炎熱的意思,小暑就是小熱,還不十分熱。
大暑是每年的7月22、23或24日。小暑過後的節氣就是“大暑”。“大暑”顧名思義就是很熱。也是一年之中最熱的一段時間。這段時間也正是“三伏天”中伏前後,在中國很多地區,經常會出現攝氏40度的高溫天氣。
立秋是每年8月7或8或9日“大暑”過後的節氣就是“立秋”,標誌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秋”就是暑去涼來,天氣由熱轉涼。
處暑是每年的8月23日。“處暑”即為“出暑”,是炎熱離開的意思。處暑節氣意味著即將進入秋天,“處暑”後中國黃河以北地區氣溫逐漸下降。
從以上節氣就能看出,從七月上旬到八月下旬間,天氣一直在逐漸的熱起來,直到8月下旬出暑,又逐漸轉涼。俗語常說“秋後一伏熱死老牛”,也就是說在天氣轉涼的最後時段還是很熱,不過再熱也不會熱過大暑,畢竟是轉涼的時間段。這樣就到了九月上旬左右。
今年和去年相比,今年的“三伏天”共40天,就足足多了10天。
網友們,中國二十四節氣已經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你知道“秋分”是中國的什麼麼節日嗎?
從二十四節氣說一說為什麼夏至以後七八九月還是熱?
夏至是每年6月20日、或21日、或22日。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白晝時間相等,達到全年最長。俗語說“不過夏至不熱”也就說過了“夏至”,天就會慢慢的熱起來了!
小暑是每年的7月7號到8號,是夏至過後的第一個節氣,表示季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小暑”的“暑”,就是炎熱的意思,小暑就是小熱,還不十分熱。
大暑是每年的7月22、23或24日。小暑過後的節氣就是“大暑”。“大暑”顧名思義就是很熱。也是一年之中最熱的一段時間。這段時間也正是“三伏天”中伏前後,在中國很多地區,經常會出現攝氏40度的高溫天氣。
立秋是每年8月7或8或9日“大暑”過後的節氣就是“立秋”,標誌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秋”就是暑去涼來,天氣由熱轉涼。
處暑是每年的8月23日。“處暑”即為“出暑”,是炎熱離開的意思。處暑節氣意味著即將進入秋天,“處暑”後中國黃河以北地區氣溫逐漸下降。
從以上節氣就能看出,從七月上旬到八月下旬間,天氣一直在逐漸的熱起來,直到8月下旬出暑,又逐漸轉涼。俗語常說“秋後一伏熱死老牛”,也就是說在天氣轉涼的最後時段還是很熱,不過再熱也不會熱過大暑,畢竟是轉涼的時間段。這樣就到了九月上旬左右。
今年和去年相比,今年的“三伏天”共40天,就足足多了10天。
網友們,中國二十四節氣已經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你知道“秋分”是中國的什麼麼節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