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連線的SATA為什麼不帶供電
首先SATA作為內部連線線而存在的,內部連線沒有帶供電的必要。
因為對於標準的ATX電腦而言,電源本來就是獨立的部件,就算不接硬碟也得把功率足夠的供電接主機板。而讓資料線帶上供電能力連線主機板,相當於白白讓主機板額外承受無意義的電流,此外對介面和線材的要求也更高。雖然一般使用者只使用一兩塊硬碟,但電腦介面標準是從辦公機到工作站乃至小型伺服器一脈相承的,6塊硬碟就是10A級的啟動電流,這不是主機板那一層銅能夠承受的。
也不是沒有例外,如上圖聯想低端主機板。為了節省成本,簡化生產,開關電源只提供12V電壓,5V和3.3V由主機板上DC-DC降壓得到。硬碟資料+電源由專用線一根搞定。
外部連線的eSATA為什麼還是不帶供電
其實eSATA是推出過eSATAp的,利用USB進行供電,其實就是eSATA和USB雜交。
資料+供電都有了豈不美哉?錯!電腦硬碟奇葩在2.5"筆記本硬碟和3.5"桌面硬碟的供電是不同的,前者只需要5V供電即可使用,而後者的主軸電機需要12V供電,僅有5V是完全無法啟動的(我試過)所以這種介面侷限性仍然很大。
更何況SATA-IO在eSATA規範推出數年後才後知後覺的補充上了eSATAp介面,此時USB3.0已經開始普及,已經完全沒有必要使用eSATA連線外接硬碟。
eSATAp線寬且硬,而且不管是硬碟端還是主機端,插拔都非常不方便,速度相對USB3.0也無明顯優勢,活該被淘汰。
內部連線的SATA為什麼不帶供電
首先SATA作為內部連線線而存在的,內部連線沒有帶供電的必要。
因為對於標準的ATX電腦而言,電源本來就是獨立的部件,就算不接硬碟也得把功率足夠的供電接主機板。而讓資料線帶上供電能力連線主機板,相當於白白讓主機板額外承受無意義的電流,此外對介面和線材的要求也更高。雖然一般使用者只使用一兩塊硬碟,但電腦介面標準是從辦公機到工作站乃至小型伺服器一脈相承的,6塊硬碟就是10A級的啟動電流,這不是主機板那一層銅能夠承受的。
也不是沒有例外,如上圖聯想低端主機板。為了節省成本,簡化生產,開關電源只提供12V電壓,5V和3.3V由主機板上DC-DC降壓得到。硬碟資料+電源由專用線一根搞定。
外部連線的eSATA為什麼還是不帶供電
其實eSATA是推出過eSATAp的,利用USB進行供電,其實就是eSATA和USB雜交。
資料+供電都有了豈不美哉?錯!電腦硬碟奇葩在2.5"筆記本硬碟和3.5"桌面硬碟的供電是不同的,前者只需要5V供電即可使用,而後者的主軸電機需要12V供電,僅有5V是完全無法啟動的(我試過)所以這種介面侷限性仍然很大。
更何況SATA-IO在eSATA規範推出數年後才後知後覺的補充上了eSATAp介面,此時USB3.0已經開始普及,已經完全沒有必要使用eSATA連線外接硬碟。
eSATAp線寬且硬,而且不管是硬碟端還是主機端,插拔都非常不方便,速度相對USB3.0也無明顯優勢,活該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