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達拉”,或譯“普陀珞珈”,都是梵語“Potalaka”的音譯,意為“佛教聖地”。公元7世紀初,松贊干布統一各部,定都邏些(今拉薩),建立吐蕃奴隸制政權。641年,他與唐王朝聯姻,為迎娶文成公主,在瑪布日山上修建了宮殿。因為松贊干布把觀世音菩薩(世間自在佛)作為自己的本尊佛,所以就用佛經中菩薩的住地“布達拉”來給宮殿命名,稱作“布達拉宮”。當時的布達拉宮有大小房屋一千間,但是在赤松德贊統治時期遭遇雷火燒燬了一部分。後來在吐蕃王朝滅亡時,宮殿也幾乎全部被毀,只留下了兩座佛堂倖免於戰火。此後隨著西藏的政治中心移至薩迦,布達拉宮也一直處於破敗之中。
1642年,五世達賴喇嘛洛桑嘉措建立了噶丹頗章政權,拉薩再度成為青藏高原的政治中心。1645年,他開始重建布達拉宮,三年後竣工,是為白宮。1653年,五世達賴入住宮中。從這時起,歷代達賴喇嘛都居住在這裡,重大的宗教和政治儀式也都在這裡舉行,布達拉宮由此成為西藏政教合一的統治中心。五世達賴去世後,為安放靈塔,宮廷總管第巴·桑結嘉措繼續擴建宮殿,形成紅宮。在紅宮修建時,除了本地工匠,清政府和尼泊爾政府也都派出匠師參與,每天的施工者多達7700餘人。整個布達拉宮到1693年基本完工,總共歷時48年,耗資約白銀213萬兩。
布達拉宮在建成後又進行過多次擴建,方形成今日之規模。1959年,十四世達賴丹增嘉措離開西藏。此後,布達拉宮就不再是政治活動的場所,而只保留了宗教的功能。1989年至1994年國家投資人民幣5500萬元進行第一期搶險加固維修。2002年起又實施了投資1.7億元的以基礎地壟加固為主的二期維修。截至2007年9月,二期維修進展順利,工程已完成總投資的90%。布達拉宮主體古建築地壟加固和紅宮、白宮等17處古建築維修已基本完成;雪城古建築維修完成90%以上,雪巴列空等12處景點已正式對外開放。
“布達拉”,或譯“普陀珞珈”,都是梵語“Potalaka”的音譯,意為“佛教聖地”。公元7世紀初,松贊干布統一各部,定都邏些(今拉薩),建立吐蕃奴隸制政權。641年,他與唐王朝聯姻,為迎娶文成公主,在瑪布日山上修建了宮殿。因為松贊干布把觀世音菩薩(世間自在佛)作為自己的本尊佛,所以就用佛經中菩薩的住地“布達拉”來給宮殿命名,稱作“布達拉宮”。當時的布達拉宮有大小房屋一千間,但是在赤松德贊統治時期遭遇雷火燒燬了一部分。後來在吐蕃王朝滅亡時,宮殿也幾乎全部被毀,只留下了兩座佛堂倖免於戰火。此後隨著西藏的政治中心移至薩迦,布達拉宮也一直處於破敗之中。
1642年,五世達賴喇嘛洛桑嘉措建立了噶丹頗章政權,拉薩再度成為青藏高原的政治中心。1645年,他開始重建布達拉宮,三年後竣工,是為白宮。1653年,五世達賴入住宮中。從這時起,歷代達賴喇嘛都居住在這裡,重大的宗教和政治儀式也都在這裡舉行,布達拉宮由此成為西藏政教合一的統治中心。五世達賴去世後,為安放靈塔,宮廷總管第巴·桑結嘉措繼續擴建宮殿,形成紅宮。在紅宮修建時,除了本地工匠,清政府和尼泊爾政府也都派出匠師參與,每天的施工者多達7700餘人。整個布達拉宮到1693年基本完工,總共歷時48年,耗資約白銀213萬兩。
布達拉宮在建成後又進行過多次擴建,方形成今日之規模。1959年,十四世達賴丹增嘉措離開西藏。此後,布達拉宮就不再是政治活動的場所,而只保留了宗教的功能。1989年至1994年國家投資人民幣5500萬元進行第一期搶險加固維修。2002年起又實施了投資1.7億元的以基礎地壟加固為主的二期維修。截至2007年9月,二期維修進展順利,工程已完成總投資的90%。布達拉宮主體古建築地壟加固和紅宮、白宮等17處古建築維修已基本完成;雪城古建築維修完成90%以上,雪巴列空等12處景點已正式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