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111026977149

    看了一轉竟然沒有“天下第一長聯”《大觀樓長聯》宏大敘事加上精妙設計的結尾

    上聯

    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茫空闊無邊。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趁蟹嶼螺洲,梳裹就風鬟霧鬢;更蘋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莫辜負:四圍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

    下聯

    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凌虛,嘆滾滾英雄誰在?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盡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雲;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只贏得:幾杵疏鍾,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

    上聯是昆明周圍的美景荷香稻穀楊柳依依,我覺得真正出彩的是下聯:

    數千年的往事,湧上我的心頭,舉起酒杯,仰對長空感嘆,那些歷史長河中諸多的英雄,而今還有誰在呢?試想:漢武帝為了開闢西南到印度的通道,在長安挖鑿昆明湖操練水軍;唐中宗派兵收復洱海地區,立鐵柱以記功;宋太祖手揮玉斧,面對版圖,將西南劃在界外;元世祖率大軍跨革囊及筏渡過金沙江,統一了雲南。這些偉業豐功,真是費盡了移山的心力啊!但是朝代更替之快,有如傍晚的雨,早晨的雲一樣的短暫,連幕簾都來不及捲起就很快消失了;就連那紀功的殘碑斷碣,也都傾頹在夕陽暮靄之中。

    到頭來,只留下幾聲稀疏的鐘聲,半江暗淡的漁火,兩行孤寂的秋雁,一枕清冷的寒霜。

    下聯是作者孫髯翁對歷史的追問,與蘇軾的“而今安在哉?”異曲同工。結尾則更是精妙,以景結情,更像是一個說書人,講完千百年來歷史的風雲激盪,口乾舌燥,頓一頓嗓子抿口涼茶,卻道天涼好個秋。

    這樣的結尾讓我想到了餘華在《活著》裡的結尾,老人和牛漸漸遠去,我知道黃昏正在轉瞬即逝,黑夜從天而降了。我看到廣闊的土地袒露著結實的胸膛,那是召喚的姿態,就像女人召喚著她們的兒女,土地召喚著黑夜來臨。

    宏大的敘事以平淡之景結尾,就是語文能力發揮的淋漓盡致體現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選擇鋸片的齒數?是不是越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