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韭菜的投資筆記
-
2 # 奔跑吧兔兒哥
帶量採購,顧名思義就是給出一定的採購數量,要求藥企進行競價,之前大多省份奉行唯低價是取的原則,導致企業可能會為了中標而降低藥品品質,因此國家推行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其目的就是提升產品品質,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帶量採購,基本原則是:同一通用名產品,生產企業在三家及以上採取競價模式,2家進行議價,1家則進行直接價格談判。中標產品直接佔原有市場70%的份額,這對藥企具有極大的誘惑力,藥企為了保證在某一領域的存在感和市場份額,往往都會力爭以確保中標,因此,國家透過以量換價的帶量採購模式達到降價的目的,藥企也透過降價中標排擠掉對手從而佔領市場,水份擠掉了,但利潤還有,只是很少而已。
中國藥品價格中,銷售費用佔比較高,2017年滬深兩市有14家醫療保健類上市公司,銷售費用營業總收入佔比超過50%。
今年國家出了帶量採購的政策,共33個藥品參加試點採購,4個直轄市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和7個省會城市廣州、深圳、瀋陽、大連、西安、成都、廈門參加此次帶量採購試點。試點地區醫療機構本次採購將採購年度藥品總用量的 60%-70%,並且保證在8至15個月之內用完。這意味著假如某個醫院某種藥物的年用量為1億元,藥企一旦中標即可以保證有6000-7000萬元的銷售收入,其餘未中標的藥企只能分享3000-4000萬元的市場份額。按照之前的招標政策,即使某種藥物中標,也不意味著醫院和醫生一定會使用該公司的藥物,藥企還需要醫藥代表對醫院的科室及醫生進行攻關,給予鉅額的回扣,這一行為會產生高額的銷售費用,令藥價長期居高不下。
在帶量採購新政下,藥企一旦中標,即可保證銷售金額,可以節省鉅額的銷售費用,這就會驅動藥企大規模降價,用“薄利多銷”來以價換量。藥企如不降低藥價,一旦無法中標只能和其餘的藥企爭奪剩下的30%的市場份額,更得不償失。因此,帶量採購一旦全面實施,將會較大程度的降低部分藥品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