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心是一個漢語詞彙,指原來的心願。舊指天生的善性;天良。語出《孟子·告子上》:“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此之謂失其本心。”原文:此之謂失其本心——《孟子·告子上--魚我所欲也》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闢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闢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在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闢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歟?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擴充套件資料:1、漢,阮瑀 《為曹公作書與孫權》:“加劉備相扇揚,事結釁連,推而行之,想暢本心,不願於此也。”2、宋,蘇轍《閒居五詠·移竹》:“稍去千百竿,欲廣西南屋;本心初不爾,百口居未足。”3、《三國演義》第八五回:“臣與蜀 主,推誠相信,知臣本心,必不肯殺臣家小也。”4、《東周列國志》第六回:“祭足對曰:‘齊、宋原非深交,皆因衛侯居間糾合,雖然同盟,實非本心。主公今以王命並佈於齊、魯,即託魯侯糾合齊侯,協力討宋。’”
本心是一個漢語詞彙,指原來的心願。舊指天生的善性;天良。語出《孟子·告子上》:“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此之謂失其本心。”原文:此之謂失其本心——《孟子·告子上--魚我所欲也》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闢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闢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在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闢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歟?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擴充套件資料:1、漢,阮瑀 《為曹公作書與孫權》:“加劉備相扇揚,事結釁連,推而行之,想暢本心,不願於此也。”2、宋,蘇轍《閒居五詠·移竹》:“稍去千百竿,欲廣西南屋;本心初不爾,百口居未足。”3、《三國演義》第八五回:“臣與蜀 主,推誠相信,知臣本心,必不肯殺臣家小也。”4、《東周列國志》第六回:“祭足對曰:‘齊、宋原非深交,皆因衛侯居間糾合,雖然同盟,實非本心。主公今以王命並佈於齊、魯,即託魯侯糾合齊侯,協力討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