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橘子愛旅遊

    孔子關於學習態度的主張有: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2.學而不厭。3.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關於學習方法的主張有:

    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如不及,猶恐失之。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悅,不亦君子乎?”(《學而》) 學習需要不斷複習才能掌握。學了知識,按時複習,這是愉快的事。這裡既有學習方法,也有學習態度。朋,這裡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在一起探討問題,是一種樂趣。 人家不瞭解,我卻不怨恨,是君子的風格。這是講個人修養問題。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複習舊的知識,能夠從中有新的體會或發現。這樣,就可以做老師了。子曰:“學而不思則閏;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只讀書而不肯動腦筋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讀書,就會有疑惑。 這裡闡述了學習和思考的辯證關係,也是講學習方法的。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 孔於說:“子路,教給你正確認識事物的道理吧。(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 這段說的是對待事物的正確態度。子貢問曰: “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公冶長》) 子貢問道:“孔文子為什麼叫“文”呢?”孔子說:“他聰敏而又愛好學刁,並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因此用‘文’做他的諡號。”這裡借回答於貢的問話,借題發揮,教育弟子要勤學好問。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述而》) 這一則是孔子的自述,講的是學習態度和方法。要把學過的東西默默地記在心裡,不斷積累知識。“學而不厭”,講的是好學精神,學無止境,從不感到滿足。“誨人不倦”,講的是教學態度,要熱情地教導學生。孔於一生都是這樣做的,所以他說:“對我來說,有什麼呀?”表現了孔子的自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用過聖堡羅這個品牌門窗嗎,感覺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