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餮:tāotiè
傳說軒轅黃帝大戰蚩尤,蚩尤被斬,其首落地化為饕餮。《山海經·北山經》有云:“鉤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銅。有獸焉,其狀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名曰狍鴞,是食人。”根據晉代郭璞對《山海經》的註解,這裡說的狍鴞即是指饕餮。《神異經·西荒經》中有云:“饕餮,獸名,身如牛,人面,目在腋下,食人。”
渾沌,也作混沌,或渾敦。hún dùn傳說它有著肥圓的形狀、火一樣的通紅,長有四隻翅膀、六條腿,雖然沒有五官,但是卻能夠通曉歌舞曲樂。還有一種說法稱渾沌是象狗或熊一樣的動物,人類無法看見它、也無法聽見它,它經常咬自己的尾巴並且傻笑,如果遇到了高尚的人,渾沌便會大肆施暴,若是遇到了惡人,渾沌便會聽從他的指揮。
窮奇: qióng qí
《山海經·北山經》有云:“又西二百六十里,曰邽山。其上有獸焉,其狀如牛,蝟毛,名曰窮奇,音如獆狗,是食人。”另外一種說法說窮奇是神名,《淮南子·墬形訓》:”窮奇,廣莫風之所生也。”高誘注曰:“窮奇,天神也。在北方道,足乘兩龍,其形如虎也。”在天之痕中,仙山島上全身火紅,狀如牛的怪獸就是窮奇。後來“窮奇”用來比喻背信棄義之人,《左傳·文公十八年》有云:“少昊氏,有不才子,毀信惡忠,崇飾惡言,天下謂之窮奇。” 檮杌: táowù
《神異經·西荒經》中有云:“西方荒中有獸焉,其狀如虎而大,毛長兩尺,人面虎足,口牙,尾長一丈八尺,擾亂荒中,名檮杌。”另有一說是神名,《國語·周語上》:“商之興也,檮杌次於丕山。”另外有一本戰國時的書名叫《檮杌》是專門記載楚史的史書。後來“檮杌”被用來比喻頑固不化態度兇惡之人。之人,《左傳·文公十八年》有云:“顓頊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訓,不知話言,天下謂之檮杌。”
饕餮:tāotiè
傳說軒轅黃帝大戰蚩尤,蚩尤被斬,其首落地化為饕餮。《山海經·北山經》有云:“鉤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銅。有獸焉,其狀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名曰狍鴞,是食人。”根據晉代郭璞對《山海經》的註解,這裡說的狍鴞即是指饕餮。《神異經·西荒經》中有云:“饕餮,獸名,身如牛,人面,目在腋下,食人。”
渾沌,也作混沌,或渾敦。hún dùn傳說它有著肥圓的形狀、火一樣的通紅,長有四隻翅膀、六條腿,雖然沒有五官,但是卻能夠通曉歌舞曲樂。還有一種說法稱渾沌是象狗或熊一樣的動物,人類無法看見它、也無法聽見它,它經常咬自己的尾巴並且傻笑,如果遇到了高尚的人,渾沌便會大肆施暴,若是遇到了惡人,渾沌便會聽從他的指揮。
窮奇: qióng qí
《山海經·北山經》有云:“又西二百六十里,曰邽山。其上有獸焉,其狀如牛,蝟毛,名曰窮奇,音如獆狗,是食人。”另外一種說法說窮奇是神名,《淮南子·墬形訓》:”窮奇,廣莫風之所生也。”高誘注曰:“窮奇,天神也。在北方道,足乘兩龍,其形如虎也。”在天之痕中,仙山島上全身火紅,狀如牛的怪獸就是窮奇。後來“窮奇”用來比喻背信棄義之人,《左傳·文公十八年》有云:“少昊氏,有不才子,毀信惡忠,崇飾惡言,天下謂之窮奇。” 檮杌: táowù
《神異經·西荒經》中有云:“西方荒中有獸焉,其狀如虎而大,毛長兩尺,人面虎足,口牙,尾長一丈八尺,擾亂荒中,名檮杌。”另有一說是神名,《國語·周語上》:“商之興也,檮杌次於丕山。”另外有一本戰國時的書名叫《檮杌》是專門記載楚史的史書。後來“檮杌”被用來比喻頑固不化態度兇惡之人。之人,《左傳·文公十八年》有云:“顓頊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訓,不知話言,天下謂之檮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