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詞:
怨聲載道、調兵遣將、相依為命、興致勃勃、萬無一失、氾濫等。
好句:
好句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山公與嵇、阮一面,契若金蘭。
山妻韓氏覺公與二人異於常交,問公。公曰:我當年可以為友者,唯此二生耳。
背景介紹:
桃園三結義是小說《三國演義》裡記載的故事,述說當年劉備、關羽和張飛三位仁人志士,為了共同幹一番大事業的目標,意氣相投,選在一個桃花盛開的季節、選在一個桃花園林,舉酒結義,對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難同當,有福同享,共同實現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主人公介紹:
1、劉備,字玄德,三國時蜀漢的建立者。他本是東漢皇帝的遠親。自從桃園結義後,請出諸葛亮,才和魏、吳三足鼎立,三分天下。劉備於公元221年稱帝,國號為漢,建都成都。公元223年,劉備病死在蜀國。
2、關羽,字雲長。公元200年劉備戰敗,關羽被曹操俘虜,極受優禮,並被封侯,但關羽身在曹營心在漢。當得知劉備下落時,過五關斬六將,攜劉備家眷返回,成為封建社會忠孝仁義的楷模。他雖在三人中排行老二,但卻死得最早。
3、張飛,字翼德,是魯莽英雄的代名詞。不過,他在長坂坡上的壯舉,至今仍是美談。遺憾的是他在公元221年劉備發兵攻吳為關羽報仇,臨行前被部將刺殺,留下一世英名。
作者介紹:
羅貫中(約1330年-約1400年),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山西幷州太原人,漢族,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戲曲家,是中國章回小說的鼻祖,代表作《三國演義》。其它作品有小說:《隋唐兩朝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水滸全傳》。《三國志通俗演義》(簡稱《三國演義》)是羅貫中的力作,這部長篇小說對後世文學創作影響深遠。
好詞:
怨聲載道、調兵遣將、相依為命、興致勃勃、萬無一失、氾濫等。
好句:
好句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山公與嵇、阮一面,契若金蘭。
山妻韓氏覺公與二人異於常交,問公。公曰:我當年可以為友者,唯此二生耳。
背景介紹:
桃園三結義是小說《三國演義》裡記載的故事,述說當年劉備、關羽和張飛三位仁人志士,為了共同幹一番大事業的目標,意氣相投,選在一個桃花盛開的季節、選在一個桃花園林,舉酒結義,對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難同當,有福同享,共同實現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主人公介紹:
1、劉備,字玄德,三國時蜀漢的建立者。他本是東漢皇帝的遠親。自從桃園結義後,請出諸葛亮,才和魏、吳三足鼎立,三分天下。劉備於公元221年稱帝,國號為漢,建都成都。公元223年,劉備病死在蜀國。
2、關羽,字雲長。公元200年劉備戰敗,關羽被曹操俘虜,極受優禮,並被封侯,但關羽身在曹營心在漢。當得知劉備下落時,過五關斬六將,攜劉備家眷返回,成為封建社會忠孝仁義的楷模。他雖在三人中排行老二,但卻死得最早。
3、張飛,字翼德,是魯莽英雄的代名詞。不過,他在長坂坡上的壯舉,至今仍是美談。遺憾的是他在公元221年劉備發兵攻吳為關羽報仇,臨行前被部將刺殺,留下一世英名。
作者介紹:
羅貫中(約1330年-約1400年),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山西幷州太原人,漢族,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戲曲家,是中國章回小說的鼻祖,代表作《三國演義》。其它作品有小說:《隋唐兩朝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水滸全傳》。《三國志通俗演義》(簡稱《三國演義》)是羅貫中的力作,這部長篇小說對後世文學創作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