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家APP

    五月五又端午,還記得小時候的端午嗎 ?

    “手執艾旗招百福,門懸蒲劍斬千邪”。 每當媽媽在門楣掛艾草、懸菖蒲,端午就來了。

    一碗白粥,一個鹹鴨蛋,一隻粽子,就是端午的開始。 筷子一戳,富得流油的鹹鴨蛋,挑一勺入粥,鮮香可口,剝開粽葉,軟糯可口的鮮肉粽,留一圈“粽”跡,心想再來一隻。

    早餐後, 媽媽用雄黃酒在我額畫上個大“王” 然後抱著我擠進一堆人群,大家都在議論誰才龍船最快, 而我只將脖上的五彩蛋絡緊緊握住, 別擠破我的蛋——媽媽說,蛋會保護寶寶,健健康康。

    晚餐時, 桌子上擺著各種各式媽媽燒的菜, 黃瓜、黃魚、鹹鴨蛋、黃鱔...... 還有爸爸碗裡的一杯黃酒都是標配 。媽媽說——端午節一定要吃這五黃,驅五毒,享安福。

    為什麼非要吃粽子喝雄黃酒呢?

    小時候課本里說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一生憂國憂民,最後報國無門,只能自投汨羅。為了保護屈原的身體不被魚蟹咬壞,人們拿出飯糰等食物投入江中餵魚蟹。後來,慢慢發展成了我們現在的粽子。

    至於雄黃酒,“五月五,雄黃燒酒過端午。”民間於此日將蒲根切細、曬於,拌上少許雄黃,浸白酒,亦有單獨用雄黃浸酒者,故名“雄黃酒”。民間認為雄黃酒可以驅妖避邪,形成端午節飲雄黃酒風俗。

    在《白蛇傳》的故事裡,白娘子不小心喝了雄黃酒現出真身相信在我們心目中都印象深刻,喝雄黃酒避邪的功能也不言而喻。同時,還要以雄黃酒塗抹兒童面頰耳鼻,或在額角寫一“王”字,比作猛虎,以威邪魅。

    不過,如今喝的人已經很少了。

    五月五,又端午, 每個人心裡都有屬於自己的端午節。

  • 2 # 農地圈

     端午飲雄黃酒的習俗,從前在長江流域地區極為盛行。

    古語曾說:“飲了雄黃酒,病魔都遠走。”雄黃是一種礦物質,俗稱“雞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並含有汞,有毒。一般飲用的雄黃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釀的黃酒里加入微量雄黃而成,無純飲的。

    雄黃酒有殺菌驅蟲解五毒的功效,中醫還用來治面板病。在沒有碘酒之類消毒劑的古代,用雄黃泡酒,可以祛毒解癢。未到喝酒年齡的小孩子,大人則給他們的額頭、耳鼻、手足心等處塗抹上雄黃酒,意在消毒防病,蟲豸不叮。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為中國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是華人民祛病防疫的節日,吳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後因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死去,便成了華人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  

    端午節有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賽龍舟的習俗。

  • 3 # 手機使用者11351079676

    謝謝給了一個機會。人人皆知。端午節划龍舟,吃粽子是中國南方人的習俗,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惋惜他投江而去,敬佩他愛國忠魂。過去喝雄黃酒,是為了避邪去病。不過到了今天,已知雄黃是砷化合物!最好不服用!用黃色點染額頭手背也是迎來小春豐收的一種喜慶活動吧。

  • 4 # 張民頻道

    古時候,人們深信雄黃與雄黃酒能避鬼邪、殺百毒。在《白蛇傳》中,就有白娘子端午節不慎喝下雄黃酒、現出原形的情節。在先秦時代,五月被視為毒月,五日被視為惡日,相傳這天邪佞當道,五毒並出,荼害人間。因此古人便把這天作為防疫節,以避瘟魔毒物。

  • 5 # 三哈姑娘

    謝誠邀。第一反應,我想到了白娘子和許仙的故事。白娘子喝了黃酒變了真身,意思就是黃酒可以辟邪。至於吃粽子,這是因為屈原投江,大家為了紀念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喝涼水炸肺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