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五臟六腑,是中醫詞彙。現代醫學認為是內臟,有心臟、肺臟、肝臟、腎臟、脾臟、胰腺、結腸(大腸)、空腸迴腸(小腸)、膽囊等等。
如果把這些內臟都看一遍,則需要下列檢查,請看好:
1、心臟:看心臟,有很多檢查,不同檢檢視不一樣的東西。如果把心臟比喻成一個房子,那麼心臟的瓣膜類似門窗,心臟肌肉類似牆壁,心臟血管類似水管,心臟電傳導系統類似電路。心臟彩超檢查(大概200元),可以看心臟的肌肉(牆壁)、瓣膜(門窗),看不了血管(水管)、電傳導系統(電路);要想看心臟的電路,就只能用心電圖(大概20元);要想看心臟的血管,可以選擇冠脈造影(數千元)或者心臟CTA(1000元左右)。
2、肺臟:一般選擇胸片(100元左右),胸片能看到有沒有肺炎、肺結核、大的肺癌等等,如果看不清,要進一步看仔細點,就要做胸部CT(大概600元左右),如果考慮肺癌,可能還要增強CT(大概1000元)。
3、肝臟:一般有乙肝的人,都會看肝臟有沒有肝硬化,有沒有肝癌,首選做腹部B超(100元左右),如果看不清,需要進一步看,就需要做腹部CT(大概600元),如果懷疑有肝癌,可能需要做CT增強(大概1000元)。
4、脾臟:跟肝臟檢查類似。
5、胰腺:跟肝臟檢查類似。
6、腎臟:一般可以做泌尿系B超(大概100元),如果懷疑有腎結石,可能要做尿路造影、腹部CT等等,收費參考上述。
7、大腸、小腸:如果懷疑有腸道病變,比如腸癌,那麼要做結腸鏡(500元左右),如果懷疑小腸有問題,比如克羅恩病等等,那就只能做膠囊內鏡,這個很貴。
沒有最全面的檢查,而且每個檢查都不可能把所有問題都檢查出來,即便把所有檢查做了也還是會漏掉一部分疾病可能。這就需要臨床醫生詳細詢問病死來找出蛛絲馬跡發現問題了。但是現在的臨床醫生也忙,很多時候更加是藉助儀器了。
所謂的五臟六腑,是中醫詞彙。現代醫學認為是內臟,有心臟、肺臟、肝臟、腎臟、脾臟、胰腺、結腸(大腸)、空腸迴腸(小腸)、膽囊等等。
如果把這些內臟都看一遍,則需要下列檢查,請看好:
1、心臟:看心臟,有很多檢查,不同檢檢視不一樣的東西。如果把心臟比喻成一個房子,那麼心臟的瓣膜類似門窗,心臟肌肉類似牆壁,心臟血管類似水管,心臟電傳導系統類似電路。心臟彩超檢查(大概200元),可以看心臟的肌肉(牆壁)、瓣膜(門窗),看不了血管(水管)、電傳導系統(電路);要想看心臟的電路,就只能用心電圖(大概20元);要想看心臟的血管,可以選擇冠脈造影(數千元)或者心臟CTA(1000元左右)。
2、肺臟:一般選擇胸片(100元左右),胸片能看到有沒有肺炎、肺結核、大的肺癌等等,如果看不清,要進一步看仔細點,就要做胸部CT(大概600元左右),如果考慮肺癌,可能還要增強CT(大概1000元)。
3、肝臟:一般有乙肝的人,都會看肝臟有沒有肝硬化,有沒有肝癌,首選做腹部B超(100元左右),如果看不清,需要進一步看,就需要做腹部CT(大概600元),如果懷疑有肝癌,可能需要做CT增強(大概1000元)。
4、脾臟:跟肝臟檢查類似。
5、胰腺:跟肝臟檢查類似。
6、腎臟:一般可以做泌尿系B超(大概100元),如果懷疑有腎結石,可能要做尿路造影、腹部CT等等,收費參考上述。
7、大腸、小腸:如果懷疑有腸道病變,比如腸癌,那麼要做結腸鏡(500元左右),如果懷疑小腸有問題,比如克羅恩病等等,那就只能做膠囊內鏡,這個很貴。
沒有最全面的檢查,而且每個檢查都不可能把所有問題都檢查出來,即便把所有檢查做了也還是會漏掉一部分疾病可能。這就需要臨床醫生詳細詢問病死來找出蛛絲馬跡發現問題了。但是現在的臨床醫生也忙,很多時候更加是藉助儀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