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浦歌·秋浦田舍翁》唐 李白秋浦田舍翁,採魚水中宿。妻子張白鷳,結罝映深竹。譯文:秋浦的田舍老翁,為捕魚而睡在水上的船中。他的妻子在竹林深處張結鳥網,捕捉林中的白鷳。《秋浦歌·秋浦田舍翁》是唐代詩人李白組詩《秋浦歌十七首》的第十六首。全詩內容豐富,情感深厚,從不同角度歌詠了秋浦的山川風物和民俗風情,同時在歌詠中又或隱或現地流露出憂國傷時和身世悲涼之嘆。擴充套件資料:創作背景:明嘉靖、萬曆等《池州府志》、《貴池縣誌》記載了李白遊秋浦的過程和他的名作《秋浦歌十七首》。貴池縣(今池州市貴池區),唐時名秋浦縣,因境內秋浦河而得名。李白一生,酷愛名山秀川,曾於天寶、上元年間,先後五次到秋浦,足跡踏遍九華山和秋浦河、清溪河兩岸,留下了幾十首詩篇,其中名篇頗多。《秋浦歌十七首》是李白遊秋浦時寫下的代表作,組詩的寫作時間約在唐天寶八年至十四年(749~755)李白三次遊秋浦期間。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李白的樂府、歌行及絕句成就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詩歌創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無依傍,筆法多端,達到了任隨性之而變幻莫測、搖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絕句自然明快,飄逸瀟灑,能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出無盡的情思。在盛唐詩人中,王維、孟浩然長於五絕,王昌齡等七絕寫得很好,兼長五絕與七絕而且同臻極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秋浦歌·秋浦田舍翁》唐 李白秋浦田舍翁,採魚水中宿。妻子張白鷳,結罝映深竹。譯文:秋浦的田舍老翁,為捕魚而睡在水上的船中。他的妻子在竹林深處張結鳥網,捕捉林中的白鷳。《秋浦歌·秋浦田舍翁》是唐代詩人李白組詩《秋浦歌十七首》的第十六首。全詩內容豐富,情感深厚,從不同角度歌詠了秋浦的山川風物和民俗風情,同時在歌詠中又或隱或現地流露出憂國傷時和身世悲涼之嘆。擴充套件資料:創作背景:明嘉靖、萬曆等《池州府志》、《貴池縣誌》記載了李白遊秋浦的過程和他的名作《秋浦歌十七首》。貴池縣(今池州市貴池區),唐時名秋浦縣,因境內秋浦河而得名。李白一生,酷愛名山秀川,曾於天寶、上元年間,先後五次到秋浦,足跡踏遍九華山和秋浦河、清溪河兩岸,留下了幾十首詩篇,其中名篇頗多。《秋浦歌十七首》是李白遊秋浦時寫下的代表作,組詩的寫作時間約在唐天寶八年至十四年(749~755)李白三次遊秋浦期間。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李白的樂府、歌行及絕句成就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詩歌創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無依傍,筆法多端,達到了任隨性之而變幻莫測、搖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絕句自然明快,飄逸瀟灑,能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出無盡的情思。在盛唐詩人中,王維、孟浩然長於五絕,王昌齡等七絕寫得很好,兼長五絕與七絕而且同臻極境的,只有李白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