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亦有所思
-
2 # 上來先服務
朝聞遊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渡河he。
鴻雁不堪愁裡聽,雲山況是客中過guo。
關城樹色催寒近,御苑砧聲向晚多duo。
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tuo.
主要母音不同,只是接近,那就是較寬的韻
朝聞遊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渡河he。
鴻雁不堪愁裡聽,雲山況是客中過guo。
關城樹色催寒近,御苑砧聲向晚多duo。
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tuo.
主要母音不同,只是接近,那就是較寬的韻
沒有出韻呀!
朝聞遊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鴻雁不堪愁裡聽,雲山況是客中過。
關城樹色催寒近,御苑砧聲向晚多。
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
題主說的是這一首吧!韻角為歌,河,過,多,跎。小可查了一下,沒有出韻,都在下平聲“五歌”這個韻部裡!
同一個漢字發音,古代和現在是有所區別的,僅以官方話而論,唐朝的官話是洛陽音。
而古詩的發音從《詩經》而來,《詩經》源於黃河流域,所以古詩中的韻角大抵上是以北方猶其是河洛一帶的發音而來。《詩經》中的漢字發音就從洛陽讀書音而來。
所謂“洛陽讀書音”指的是當時的官方語言,即我們現在所說的“普通話”,秦朝以秦音,東晉政權曾經遷過都,跑到了南京,於是在這個官話中又添加了一個分枝,就是南京話。
北,河南話,陝西話。南,南京話。這是當時的官方語言。一直沿襲到唐朝。明朝官語也是南京話。後來才加入了北京話。可那時已經是清朝左右了。
所以,我們在讀唐詩的時候,經常發現有許多漢字讀起來並不符合格律就是這個道理,比如“原”當時的讀音可能是“雲”,比如“斜”應當讀“霞”。
從押韻角度來看,並不要求韻母相同,精準的應當是韻角相同或相近即可,因此這一首詩的韻腳並不錯亂,那個“過”字讀“鍋”,那個“聽”疑讀為三聲,即“挺”。
當現,寫詩詞時是用古韻還是今韻到現在還是爭論不休,沒有一個令人信服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