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蒙歌先生

    這種情況在心理學上叫做“認知偏差”也就是在事後諸葛亮的真實寫照。具體內容指的是一旦在個體知道了某件事情的結局,則他們會強行拔高自己定的預估和預判能力,同時會選擇性失憶,只記得自己的真確性的論斷和看法,並且在事後用各種證據和說法來佐證自己的觀點。

    在心理學上來解釋,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認知偏差呢,首先是逆向思維裡面,從結論往回推,對初始觀點會進行回憶。作為個體,不記得自己對於決策時候產生的觀點,而是隻會記得與最後結果一致的觀點。其次是因為認知會發生重構。記憶上面不是因為過去的一些記憶存入我們的海馬記憶體的,而是在提取的時候才會建立,這時候的提取是有取捨的。

    最後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結果出來後我們就會產生新的觀點結構,而對於結果公佈前的各種推測論據不會記憶深刻,但是在結果出來後才會強化那些能佐證結果的論據和觀點。

    科普完了總結來說就是我們的記憶是具有欺騙性的,加上我們對於自己的錯誤總是習慣性找藉口,這就是人性使然。

    你考試失敗了,你就會說,早知道就多複習一下第五章,第五章考的那麼多。但是如果你複習了很多第五章的知識,可能你第二三章都不能得分。

    還有一些時候,我們經常看到新聞某個名人出門之後,就會有人說你看他們家祖墳的風水極好,一看就是龍脈之眼。這種就是典型的認知偏差。

  • 2 # 茶顏閱色

    “事後諸葛亮”這句話在生活中應用非常普遍。形容人們在碰到各種問題後,往往後知後覺,犯了事後看來完全可以避免的失誤或錯誤。其實,這是一種錯覺。在生活中,要做到先知先覺,往往是非常困難的。還有一句俗語,“能知三日事,富貴千萬年”。舉個例子,你看股票好了,你能知道明天哪個股票漲嗎?不能。生活中,我們所掌握的資訊往往是不對稱的,是有限的,這樣就不可避免地會以偏概全,掛一漏萬,最終做出錯誤的決策。碰到這種情況,只要正確對待,而不是一味地苛求,原諒自己和他人的無知,就會成為生活的主人,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隨著技術的發展,人類為何不克隆出一個恐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