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一般言語交流在40dB左右,所以如果聽閾超過40dB就可能需要驗配助聽器了。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社會環境背景噪聲的增強,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出現聽力障礙的人越來越多。但是,很多人都不願意承認或不願讓人知道自己耳朵背,覺得戴助聽器沒面子、不美觀,感覺能拖就拖,直到實在聽不見、沒法正常交流的時候才迫於無奈選擇佩戴助聽器。其實,這是對助聽器不瞭解,從而產生的偏見和誤解。我們都知道,聽覺是我們接受資訊的重要途徑,聽力損失將對咱們的生活質量、社會行為以及交往能力會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長時間的聽力損失,聽神經、聽覺中樞不能得到有效刺激,可導致其對聲音訊號感知能力下降,言語解析度下降,這樣一來,即便後期佩戴助聽器,很容易出現聽得到聲音,但分辨不清具體言語內容的問題。所以一旦出現聽力障礙,應及早就醫,經治療、干預,聽力障礙改善不理想的患者,我們建議儘早選配助聽器,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佩戴。根據國家標準,聽力損失程度分為以下幾類:ி正常聽力:小於25dB,正常聽力範圍。ி輕度聽力損失:26-40dB,感覺輕微聽力下降,一般不影響言語交流能力,是否使用助聽器取決於個人工作以及生活中對聽力的依賴程度。ி中度聽力損失:41-60dB,在距離稍遠、有背景噪音、集體交談的環境下會感覺困難,電視音量開的比較大,與人打電話溝通時有困難,容易出現打岔現象,解析度開始降低。正確選擇使用助聽器可以保護殘餘聽力及言語解析度。ி重度聽力損失:61-80dB,可以聽到近距離大的聲音,但是對方大聲說話也聽不清楚,無法用電話溝通,佩戴助聽器可以提高聆聽效果,建立基本交談能力。ி極重度聽力損失:大於80dB,患者已經不能僅僅依靠聽力與人交流,多需要唇讀和肢體語言的幫助,助聽器可以幫助患者與外界聯絡,提高溝通交流能力。
日常生活中,一般言語交流在40dB左右,所以如果聽閾超過40dB就可能需要驗配助聽器了。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社會環境背景噪聲的增強,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出現聽力障礙的人越來越多。但是,很多人都不願意承認或不願讓人知道自己耳朵背,覺得戴助聽器沒面子、不美觀,感覺能拖就拖,直到實在聽不見、沒法正常交流的時候才迫於無奈選擇佩戴助聽器。其實,這是對助聽器不瞭解,從而產生的偏見和誤解。我們都知道,聽覺是我們接受資訊的重要途徑,聽力損失將對咱們的生活質量、社會行為以及交往能力會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長時間的聽力損失,聽神經、聽覺中樞不能得到有效刺激,可導致其對聲音訊號感知能力下降,言語解析度下降,這樣一來,即便後期佩戴助聽器,很容易出現聽得到聲音,但分辨不清具體言語內容的問題。所以一旦出現聽力障礙,應及早就醫,經治療、干預,聽力障礙改善不理想的患者,我們建議儘早選配助聽器,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佩戴。根據國家標準,聽力損失程度分為以下幾類:ி正常聽力:小於25dB,正常聽力範圍。ி輕度聽力損失:26-40dB,感覺輕微聽力下降,一般不影響言語交流能力,是否使用助聽器取決於個人工作以及生活中對聽力的依賴程度。ி中度聽力損失:41-60dB,在距離稍遠、有背景噪音、集體交談的環境下會感覺困難,電視音量開的比較大,與人打電話溝通時有困難,容易出現打岔現象,解析度開始降低。正確選擇使用助聽器可以保護殘餘聽力及言語解析度。ி重度聽力損失:61-80dB,可以聽到近距離大的聲音,但是對方大聲說話也聽不清楚,無法用電話溝通,佩戴助聽器可以提高聆聽效果,建立基本交談能力。ி極重度聽力損失:大於80dB,患者已經不能僅僅依靠聽力與人交流,多需要唇讀和肢體語言的幫助,助聽器可以幫助患者與外界聯絡,提高溝通交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