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292948274874

      細菌的細胞小而透明,在普通的光學顯微鏡下不易識別,必須對它們進行染色。利用單一染料對細菌進行染色,使經染色後的菌體與背景形成明顯的色差,從而能更清楚地觀察到其形態和結構,這就對簡單染色,簡單染色後再進行革蘭氏染色,可以更容易區分革蘭氏陽性和革蘭氏陰性菌。 革蘭氏染色法的基本步驟是:先用初染劑結晶紫進行初染,再用碘液媒染,然後用乙醇(或丙酮)脫色,最後用復染劑(如番紅)復染。經此方法染色後,細胞保留初染劑藍紫色的細菌為革蘭氏陽性菌;如果細胞中初染劑被脫色劑洗脫而使細菌染上覆染劑的顏色(紅色),該菌屬於革蘭氏陰性菌。  原理: 革蘭氏染色法所以能將細菌分為革蘭氏陽性和革蘭氏陰性,是由這兩類細菌細胞壁的結構和組成不同決定的。實際上,當用結晶紫初染後,像簡單染色法一樣,所有細菌都被染成初染劑的藍紫色。碘作為媒染劑,它能與結晶紫結合成結晶紫一碘的複合物,從而增強了染料與細菌的結合力。當用脫色劑處理時,兩類細菌的脫色效果是不同的。革蘭氏陽性細菌的細胞壁主要由肽聚糖形成的網狀結構組成,壁厚、類脂質含量低,用乙醇(或丙酮)脫色時細胞壁脫水、使肽聚糖層的網狀結構孔徑縮小,透性降低,從而使結晶紫-碘的複合物不易被洗脫而保留在細胞內,經脫色和復染後仍保留初染劑的藍紫色。革蘭氏陰性菌則不同,由於其細胞壁肽聚糖層較薄、類脂含量高,所以當脫色處理時,類脂質被乙醇(或丙酮)溶解,細胞壁透性增大,使結晶紫-碘的複合物比較容易被洗脫出來,用復染劑復染後,細胞被染上覆染劑的紅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兒垂釣和池上兩首古詩有什麼相同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