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科長9622

    生物活動的基礎是化學反應。原子本身沒有生命,但是很多原子構成的分子可以在酶(也是原子構成的分子)的催化下進行反應,從而實現了各種生物功能。

  • 2 # 千辰八霸天文宇客

    這個問題可能很多人都問過,是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人與萬物都是由元素、分子、原子等基本粒子構成,而這些都是沒有生命的,可它倆能夠組成有生命的人類等生物,這是什麼在起作用呢?

    是酶。

    生物之所以具有自主活動的能力,是由於所有生物體內都有一種能催化原子及分子實現生物功能的酶,酶也是由原子構成的分子,分子又構成酶細胞。

    酶在生物學上是一級催化劑,它支撐著新陳代謝、營養與能量的轉換、促進血液迴圈、消化食物…的關鍵催化作用,是由活細胞產生、對底物的原子與分子具有高度特異性及高度催化功能的蛋白質或RNA。

    由於酶的催化作用超乎想象,現已逐漸形成了酶的專門學科。我在這裡就簡單介紹一下。

    酶主要由碳、氫、氧、氮等元素構成,按照作用與催化反應可命名為“酶的作用底物”,如澱粉酶;與“催化反應”,如脫氫酶。如按催化作用分類,可分為“氧化還原酶類”、“轉移酶類”、“水解酶類”、“裂合酶類”、“異構酶類”、“合成酶類”六大類。也可按化學構成分為“單純蛋白質”及“綴和蛋白質”兩大類。也可按存在形式等分類,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酶的催化機理也與其它化學催化劑一樣,首先與反應物在恆溫下S結合成絡合物,形成新化合物ES,ES再反應生成P釋放E,E再與其它底物S結合再反應…如此迴圈。

    科學家首次發現酶是1773年,由義大利科學家斯帕蘭扎尼做的實驗:他將一塊肉放進小金屬籠子裡,然後讓老鷹將這個籠子吞下,幾小時後取出,發現肉沒有了。

    酶的命名是1833年,由法國的科學家佩恩與帕索茲在麥芽的水解物放入酒精沉澱得到一種糖,為其命名為澱粉酶,此後酶的催化作用被逐漸發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求牧野由依その先へ的中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