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搞笑錘子噹噹響

    人們常說狼狽為奸,狼大家都知道,請問狽是一種什麼動物?近日有網友提問,曾聽一名老兵說當年在新疆見到過狽,它要騎在頭狼身上,前腿短後腿長,是狼群的“軍師”,不善奔跑……大家知道和見過嗎?

    1、關於狽的傳說

    在數千年的傳說中,狽是一種“滿肚子壞心眼”的野獸,屬於狼的一種。天生的前腿短,後腿長,行走時前腿要扒在頭狼的身上。狽沒有捕食能力,全靠狼來餵養,沒有了狼,不僅無法行動,還可能死亡。而狼又要指望狽出謀劃策,捕獵中遇到難題會讓狽來拿主意。

    曾有故事說:兩名士兵在荒野遇到群狼,打光子彈後被狼圍困在樹上。無法上樹的狼圍到了下半夜,一隻大狼跑來,後背上扒著一隻狽,圍著樹轉了幾圈,這隻狽衝著頭狼嚎叫幾聲。然後,群狼在頭狼帶領下開始刨樹根,打算把樹刨倒……

    2、為何是狼狽為奸

    《太平廣記》中解釋“狼狽”時這樣說:狼狽是兩物。狽前足絕短,每行常駕兩狼,失狼則不能動。故世言事乖者稱狼狽。這裡說狽前腿短,出行只能扒在狼的身上,失去了狼,狽就無法行動,所以人們把兩個人合起來做壞事叫狼狽。

    《康熙字典》對於“狽”是這樣解釋的:“狽,獸名,狼屬也。生子或欠一足二足者。相附而行,離則顛。”是說狽也是狼的一種,狼產崽後少一隻腿或兩隻腿,因此要扒著其他狼行動。狼只要走開,狽就要倒下。由此可知,狼狽不能分離,做壞事要在一起,一個負責出壞主意,一個負責行動。

    3、狼狽為什麼會形容困頓不堪

    《隨園詩話》裡對於狼狽一詞形容困頓不堪有直接解釋——“流離,鳥名。”今訛以為離散之詞。猶之“狼狽”,獸名也;今訛以為困頓之詞。流離、狼狽一個是鳥名、一個是野獸名,前者被誤傳為離散的詞,後者誤為困頓之詞。

    也許是因為狼狽同行,而狽只要失去了狼這個依靠,就寸步難行,無形挪動,有再多的壞心眼也用不上了。因此,人們就拿來形容困頓的樣子,造出“狼狽為奸”後,又造出“狼狽不堪”這樣的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降血壓的水果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