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滴逃逃

    老人去世前,多數會流淚。這最後一滴淚,有對生命的不捨、親人的眷戀,還有對死亡的恐懼、未完事的遺憾。

    其一、對生命的不捨:人生短暫,生命無常。如果老人知道自己得了絕症或者將不久於人世,就會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淚,尤其在子女面前,老人會像小孩子一樣不停地抹眼淚,有時兩眼會怔怔地看著某一親人,生怕一轉眼親人就會離開他/她一樣。這種對生存的渴望,對生命的不捨,便是老人離世前流淚的主要原因。

    其二、對親人的眷戀:老人臨死前,相濡以沫的老伴,環繞膝下的兒孫,惺惺相惜的老友,乃至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會像過電影似的一一浮現在眼前。如果哪個兒孫不在身邊(尤其老人最疼愛的那一個),老人就會不停地叨唸該兒孫的名字,希望儘快看到他。有時候因為工作或其他原因,老人最想見的人卻偏偏見不到,以至於留下終生的遺憾。這種對親人的眷戀也是老人臨終前流淚的一大原因。

    其三、對死亡的恐懼:按理說人活到一定年紀,應該會坦然面對死亡。生活中常聽老人說:“今晚脫掉鞋,不知道明天能不能穿上”。這種決然面對死亡的態度,怎麼還會對死亡產生恐懼呢?心理學家研究表明:人在臨死前,儘管沒有敏銳的知覺,意識還是比較清醒的。尤其對鬼神之說深信不疑的老人,對死亡的恐懼表現得最為強烈,因而才會流下恐懼的淚水。

    其四、未盡事項的遺憾:對未盡事項深表遺憾而流下的淚水,尤其子女還未成年的中青年人去世,更是讓人揪心、痛心。生活中人們普遍認為,兒女全部結婚,各自有了彼此的歸宿,做父母的才算盡到責任。然而,隨著環境汙染加劇、食品安全危機加重,越來越多的重症疾病開始轉向年輕的父母。這些人多數子女還沒成家立業。有些子女才十來多歲,便成了單親家庭或孤兒。因未盡事項遺憾流下的淚水,成了多少破碎家庭無法言說的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逆天邪神女主角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