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同一時期。五代十國(907年—960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這一稱謂出自《新五代史》,是對五代(907年~960年)與十國(891年~979年)的合稱。五代是指907年唐朝滅亡後依次更替的位於中原地區的五個政權,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與後周。960年,後周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篡後周建立北宋,五代結束。而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區之外存在過許多割據政權,其中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等十餘個割據政權被《新五代史》及後世史學家統稱十國。北宋建立後先後統一了尚存的荊南、武平、後蜀、南漢、南唐、吳越、北漢等政權,基本實現了全國的統一。五代十國本質上是唐朝藩鎮割據和唐朝後期政治的延續。唐末黃巢起義後,藩鎮割據形勢更甚,部分實力雄厚的藩鎮先後被封為王,所建立的封國實際上已是高度自主的王國。唐朝滅亡後,各地藩鎮紛紛自立,其中地處華北地區、軍力強盛的政權控制中原形成五代,其中有些是沙陀族所建立的。這五個依次更替的中原政權雖然實力強大,但無力控制整個國家,只是藩鎮型的朝廷。而其他割據一方的藩鎮,有些自立為帝,有些奉五代為正朔(後梁時期的晉、岐、吳除外)而稱王稱藩,其中十個歷時較長且稱王或稱帝的政權被《新五代史》及後世史學家統稱為十國。本時期時常發生地方實力派叛變奪位的情況,使得戰亂不止,統治者多重武輕文。中國的內亂,也帶給契丹南侵的機會,遼朝得以建立。十國方面,江南地區初期以吳國最強,而後被李昪篡位,建國南唐,其次有吳越國與閩國等。湖廣則被荊南、南楚與南漢等佔據。南唐國力最強,先後攻滅閩國、楚國,但多次用兵使得國力衰退,最後敗於後周。蜀地有前蜀、後蜀,國家富強,是僅次於南唐的強國,然而耽於安樂,最後亡於中原。北漢是十國中惟一在北方的一國,是後漢高祖劉知遠的弟弟劉祟所建。趙匡胤建立宋朝(史稱北宋)後,與其弟宋太宗相繼掃蕩群雄,最後於公元979年攻滅北漢,基本統一全國,十國結束。
不是同一時期。五代十國(907年—960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這一稱謂出自《新五代史》,是對五代(907年~960年)與十國(891年~979年)的合稱。五代是指907年唐朝滅亡後依次更替的位於中原地區的五個政權,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與後周。960年,後周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篡後周建立北宋,五代結束。而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區之外存在過許多割據政權,其中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等十餘個割據政權被《新五代史》及後世史學家統稱十國。北宋建立後先後統一了尚存的荊南、武平、後蜀、南漢、南唐、吳越、北漢等政權,基本實現了全國的統一。五代十國本質上是唐朝藩鎮割據和唐朝後期政治的延續。唐末黃巢起義後,藩鎮割據形勢更甚,部分實力雄厚的藩鎮先後被封為王,所建立的封國實際上已是高度自主的王國。唐朝滅亡後,各地藩鎮紛紛自立,其中地處華北地區、軍力強盛的政權控制中原形成五代,其中有些是沙陀族所建立的。這五個依次更替的中原政權雖然實力強大,但無力控制整個國家,只是藩鎮型的朝廷。而其他割據一方的藩鎮,有些自立為帝,有些奉五代為正朔(後梁時期的晉、岐、吳除外)而稱王稱藩,其中十個歷時較長且稱王或稱帝的政權被《新五代史》及後世史學家統稱為十國。本時期時常發生地方實力派叛變奪位的情況,使得戰亂不止,統治者多重武輕文。中國的內亂,也帶給契丹南侵的機會,遼朝得以建立。十國方面,江南地區初期以吳國最強,而後被李昪篡位,建國南唐,其次有吳越國與閩國等。湖廣則被荊南、南楚與南漢等佔據。南唐國力最強,先後攻滅閩國、楚國,但多次用兵使得國力衰退,最後敗於後周。蜀地有前蜀、後蜀,國家富強,是僅次於南唐的強國,然而耽於安樂,最後亡於中原。北漢是十國中惟一在北方的一國,是後漢高祖劉知遠的弟弟劉祟所建。趙匡胤建立宋朝(史稱北宋)後,與其弟宋太宗相繼掃蕩群雄,最後於公元979年攻滅北漢,基本統一全國,十國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