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山梅、山甘草、土甘草、柴秤星、了歌飯、烏鴉飯(潮汕)、山梅根(汕頭)、山梅(潮安、饒平、澄海)、等秤星(潮陽、陸豐、饒平)、臭青杖(普寧)、秤星根、釘秤根(揭陽)、秤星根、早禾仔、烏雅飯(饒平)、了哥飯(饒平、潮安、揭陽)、柴秤星(潮陽、潮安、揭陽、饒平)、青梅根、秤星樹(湛江)、苦梅根、土甘草(惠陽)、青梅根(廣州)。 性狀:本品為冬青科冬青屬梅葉冬青。本草生於山坡灌木叢中。根、莖、葉夏秋採收。分佈於華東及華南地區。 性味:本品苦、微甘、涼。 功效:有清熱解毒、生津利咽、散瘀止痛的功用。 主治:感冒、高熱煩渴、咽喉腫痛、氣管炎、百日咳、腸炎、痢疾、傳染性肝炎及野蕈、砒霜中毒等。 單方驗方:
1、治感冒發熱:山梅根、蘆根、葛根各30克,水煎服。
2、治急性咽炎、扁桃體炎:山梅根15-30克,燈籠草15-30克,水煎服。
3、治淋病:山梅根60克,水煎服。
4、治痢疾:山梅根10-15克,水煎服。
5、治跌打瘀腫:山梅根30克,三椏苦、七葉蓮各15克,水煎服。
6、治小兒百日咳:山梅根、白茅根各30克,水煎加蜜糖服。
7、治骨折:山梅根適量搗爛外敷。
8、治食野蕈或砒霜中毒:鮮山梅根120克,鮮金銀花、鳳尾草各60克,水煎頻服。
9、治癰癤腫毒:山梅葉適量搗爛外敷。 本品內服根常用量15-30克,葉外用適量。
別名:山梅、山甘草、土甘草、柴秤星、了歌飯、烏鴉飯(潮汕)、山梅根(汕頭)、山梅(潮安、饒平、澄海)、等秤星(潮陽、陸豐、饒平)、臭青杖(普寧)、秤星根、釘秤根(揭陽)、秤星根、早禾仔、烏雅飯(饒平)、了哥飯(饒平、潮安、揭陽)、柴秤星(潮陽、潮安、揭陽、饒平)、青梅根、秤星樹(湛江)、苦梅根、土甘草(惠陽)、青梅根(廣州)。 性狀:本品為冬青科冬青屬梅葉冬青。本草生於山坡灌木叢中。根、莖、葉夏秋採收。分佈於華東及華南地區。 性味:本品苦、微甘、涼。 功效:有清熱解毒、生津利咽、散瘀止痛的功用。 主治:感冒、高熱煩渴、咽喉腫痛、氣管炎、百日咳、腸炎、痢疾、傳染性肝炎及野蕈、砒霜中毒等。 單方驗方:
1、治感冒發熱:山梅根、蘆根、葛根各30克,水煎服。
2、治急性咽炎、扁桃體炎:山梅根15-30克,燈籠草15-30克,水煎服。
3、治淋病:山梅根60克,水煎服。
4、治痢疾:山梅根10-15克,水煎服。
5、治跌打瘀腫:山梅根30克,三椏苦、七葉蓮各15克,水煎服。
6、治小兒百日咳:山梅根、白茅根各30克,水煎加蜜糖服。
7、治骨折:山梅根適量搗爛外敷。
8、治食野蕈或砒霜中毒:鮮山梅根120克,鮮金銀花、鳳尾草各60克,水煎頻服。
9、治癰癤腫毒:山梅葉適量搗爛外敷。 本品內服根常用量15-30克,葉外用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