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616219450500
-
2 # 使用者9662297337979
飛蛾的平均壽命只有9天,並且雌雄蛾交配後雌蛾會吃掉雄蛾來獲得營養。
雄飛蛾的生命最先結束,然後雌飛蛾將卵產下,然後死去。大多數蛾類在夜間活動,色彩較暗淡。蛾是一種與蝴蝶有親近關係的昆蟲的總稱,兩者均屬於鱗翅目,靜止時多數將翅膀攤開在身體兩側, 翅膀上具有可以嚇阻敵人的似眼花紋。
飛蛾多在夜間活動,喜歡在光亮處聚集,因此民諺有“飛蛾撲火自燒身”的說法。
擴充套件資料
飛蛾體小至大形。飛蛾體小至大形。成蟲翅、體及附肢上佈滿鱗片,口器虹吸式或退化。幼蟲蠋形,口器咀嚼式,身體各節密佈分散的剛毛或毛瘤、毛簇、枝刺等,有腹足2~5對,以5對者居多,具趾鉤,多能吐絲結繭或結網。蛹為被蛹。卵多為圓形、半球形或扁圓形等。
鱗翅目昆蟲是分佈最廣的昆蟲之一。 它們遍佈除南極洲以外的各大洲,棲息在從沙漠到熱帶雨林,從低地草原到山地高原的各種陸地棲息地中,它們的生活史幾乎總是與高等植物,特別是被子植物相關。
北極最北的鱗翅目種類有阿斯提絹蝶(Parnassius arcticus),它位於薩哈共和國東北部的北極圈內,高度為海拔 1500 米。 在喜馬拉雅山脈中,已經記錄了多種絹蝶,如依帕絹蝶(Parnassius epaphus),產於海拔 6000 米以上。
1.從生物上來看,飛蛾是具有趨光性的昆蟲,當有光時就會飛過去,夜行性昆蟲的趨光性多數非常明顯,如夜蛾、金龜子。其中“飛蛾撲火”最為人們熟知。
2.現代研究認為,夜行性昆蟲的趨光性與其導航方式有關。它們通常是以月亮為導航座標的,且飛行時不是垂直於月光,而是呈斜交;而燈火會讓它們誤認為是月亮,結果就會以螺旋形漸近線的軌跡飛向燈火。
3.飛蛾的平均壽命只有9天,並且雌雄蛾交配後雌蛾會吃掉雄蛾來獲得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