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源〗 《景嶽全書》卷五十一。
“暖肝煎十五:治肝腎陰寒小腹疼痛疝氣等證”。
〖組成〗 當歸二三錢(6~9g) 枸杞三錢(9g) 小茴香二錢(6g) 肉桂一二錢(3~6g) 烏藥二錢(6g) 沉香一錢(或木香亦可)(3g) 茯苓二錢(6g)
〖用法〗 水一盅半,加生薑三、五片,煎七分,食遠溫服。
〖方歌〗 暖肝煎中杞茯歸,茴沉烏藥合肉桂
下焦虛寒疝氣痛,溫補肝腎此方推。
〖主治〗 肝腎虛寒證。睪丸冷痛,或小腹疼痛,畏寒喜暖,舌淡苔白,脈弦沉遲。
〖功用〗 溫補肝腎,行氣止痛。
〖運用〗
1.本方適用於肝腎陰寒,氣機阻滯之少腹疼痛,疝氣痛。以睪丸或少腹疼痛,畏寒喜溫,得溫痛減,舌淡苔白,脈沉遲為證治要點。
2.若寒甚者,加吳茱萸、乾薑等以增其溫中祛寒之功;腹痛甚者,加香附行氣止痛;睪丸痛甚者,加青皮、橘核疏肝理氣。
3.精索靜脈曲張、腹股溝疝、鞘膜積液等屬肝腎虛寒者,可加減用之。
〖注意事項〗
若證屬實熱,見陰囊紅腫熱痛者,切勿使用。
【禁忌】溫熱下注,陰囊紅腫熱痛者不宜用。
【加減】寒甚者,加吳茱萸、乾薑,再甚者加附子。
【各家論述】
《謙齋醫學講稿》:本方以溫肝為主,兼有行氣、散寒,利溼作用。以當歸、杞子溫補肝臟,肉桂、茴香溫經散寒,烏藥、沉香溫通理氣,茯苓利溼通陽。凡肝寒氣滯,症狀偏在下焦者,均可用此加減。
〖方源〗 《景嶽全書》卷五十一。
“暖肝煎十五:治肝腎陰寒小腹疼痛疝氣等證”。
〖組成〗 當歸二三錢(6~9g) 枸杞三錢(9g) 小茴香二錢(6g) 肉桂一二錢(3~6g) 烏藥二錢(6g) 沉香一錢(或木香亦可)(3g) 茯苓二錢(6g)
〖用法〗 水一盅半,加生薑三、五片,煎七分,食遠溫服。
〖方歌〗 暖肝煎中杞茯歸,茴沉烏藥合肉桂
下焦虛寒疝氣痛,溫補肝腎此方推。
〖主治〗 肝腎虛寒證。睪丸冷痛,或小腹疼痛,畏寒喜暖,舌淡苔白,脈弦沉遲。
〖功用〗 溫補肝腎,行氣止痛。
〖運用〗
1.本方適用於肝腎陰寒,氣機阻滯之少腹疼痛,疝氣痛。以睪丸或少腹疼痛,畏寒喜溫,得溫痛減,舌淡苔白,脈沉遲為證治要點。
2.若寒甚者,加吳茱萸、乾薑等以增其溫中祛寒之功;腹痛甚者,加香附行氣止痛;睪丸痛甚者,加青皮、橘核疏肝理氣。
3.精索靜脈曲張、腹股溝疝、鞘膜積液等屬肝腎虛寒者,可加減用之。
〖注意事項〗
若證屬實熱,見陰囊紅腫熱痛者,切勿使用。
【禁忌】溫熱下注,陰囊紅腫熱痛者不宜用。
【加減】寒甚者,加吳茱萸、乾薑,再甚者加附子。
【各家論述】
《謙齋醫學講稿》:本方以溫肝為主,兼有行氣、散寒,利溼作用。以當歸、杞子溫補肝臟,肉桂、茴香溫經散寒,烏藥、沉香溫通理氣,茯苓利溼通陽。凡肝寒氣滯,症狀偏在下焦者,均可用此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