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561730536542

    “引”:拉,牽的意思。原文: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譯文:朋友感到慚愧,下了車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頭也不回地走進家門。出自:自南宋劉義慶《世說新語》的《陳太丘與友期》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 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陳太丘和朋友預先約定好一起出行,約定在正午時分,約定的時間過了朋友卻沒有到,陳太丘便不再等候友人而離開了。當他離去以後,他的朋友才來到。陳太丘的兒子元方當時年僅七歲,正在家門外玩耍。客人問他:“你的父親在家嗎?”元方回答說:“父親等待您很長時間而您卻沒有來到,已經離去了。”客人便生氣地說道:“真不道德!和人家約好一起出行,卻拋棄人家自己離去。”元方說:“您與我父親約定在正午時分見面,到了正午您卻沒有到,這就是沒有信用;對著兒子罵他的父親,這便是沒有禮貌。” 朋友感到十分慚愧,忙下車前來拉元方。元方徑直走入家門,根本不回頭看那人。擴充套件資料:賞析:《陳太丘與友期》,作者只用了103個字寫活了聰明有禮冷靜自尊而年僅七歲的元方。作者善於運用反襯的寫法:一方是陳太丘的友人,無信又無禮,動輒發怒,張口罵人;另一方是陳太丘的兒子元方,深明事理,據理駁斥, “入門不顧”,態度決絕,很有志氣,從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個無理,一個有理;一個粗暴,一個冷靜;一個自穢,一個自尊。作者還特別點出,在那個粗暴無禮的長輩面前能自尊有理的,卻是個年僅七歲的孩子,美醜判然,愛憎分明,給人以深刻的印象。透過傳神的細節和針鋒相對的對話來表現人物性格,也是作者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游泳池的水對人體有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