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353409071986

    1、行為學派,顧名思義,就是關注於個體外在行為的心理學派。其主要理論假設是人就是一個像動物、像機器一樣的本能生物,可以透過外界環境的干預(條件反射原理)來任意塑造、擺佈和改變其行為;

    2、認知學派,就是研究個體認知功能的學派。西方心理學界對於認知的研究,經歷了最初的內容心理學(馮特)→結構主義心理學(鐵欽納)→格式塔心理學(魏特海姆)→認知學派(皮亞傑/維果斯基等)→現代認知心理學的發展過程。現代認知心理學認為,人對外界的資訊加工是一個整體連貫的過程,大腦中有不同的內容相互協作、共同完成認知的過程;

    3、行為學派和認知學派的區別在於。前者認為人的心理就是一個透過條件作用將刺激與反應相互聯結的外在行為塑造和變化過程,傳統的行為主義完全忽略內在的認知結構與變化;而認知學派則強調內在的資訊加工和變化才是心理學研究的核心。因此,兩個學派正好關注的心理的兩個不同層面:外在行為和內在觀念;

    4、正由於行為與認知的區別,也體現了兩者的聯絡:行為是認知的外在反映,認知則是行為的內在原理。所以,現在兩者越來越呈現互相融合的趨勢。另外,行為主義的多種實驗方法,成為後來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基礎;

    5、啟示。認知心理學可以說是傳統心理學各個學派(除精神分析和人本主義以外)集大成的產物。故此,才能成為今天心理學研究的主流。而當今世界認知心理學研究的最高等學府,首推美國的斯坦福大學。因此,今天除精神分析和人本主義以外其他學派的建樹都可以看作是認知心理學的一個部分或者說補充,尤其是對行為學派而言。瞭解了認知心理學,基本上對整個實證心理學就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唐人街探案1結局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