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 流行於中國北方地區的漢族傳統評書藝術,作為一種獨立的說書品種,大約形成於清代初期。許多渠道的資料證明,評書雖然是口頭講說的表演形式,但其藝人來源卻多為“唱曲”的轉行。相傳形成於北京的評書藝術,其第一代藝人王鴻興,原來就是表演一種叫做“弦子書”的“說唱”藝人;至20世紀初葉,又有許多北方鄉村表演“西河大鼓”和“東北大鼓”的“說唱”藝人進入城市後,紛紛改說評書。這是中國曲藝藝術在流變過程中出現的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 評書,也叫評詞,流行於華北、東北、西北一帶。在江南則稱為評話。它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時代就有人說書。它是中國勞動人民創造的一種口頭文學。戰國時,諸子百家遊說諸侯,經常旁徵博引,用故事做比喻,後來形成許多膾炙人口的成語,象“怒髮衝冠”、“刻舟求劍”、“濫竽充數”等,實際上這就是早期的評書。在北京流行的評書,相傳是明末清初江南說書藝人柳敬亭(1587~1668)來北京時傳下來的。也有人說是清代北京鼓曲藝人王鴻興去江南獻藝時,拜柳敬亭為師,回京後改說評書,並於雍正十三年(1735)在掌儀司立案授徒。 評書又稱說書、講書,廣東粵語等地區俗稱講古,古代稱為說話,是一種古老的漢族傳統口頭講說表演藝術形式,在宋代開始流行。各地的說書人以自己的母語對人說著不同的故事,因此也是方言文化的一部份。清末民初時,評書的表演為一人坐於桌後表演,道具有摺扇和醒木,服裝為長衫;至20世紀中葉,多不再用桌椅及摺扇、醒木等道具,而以站立說演,服裝也較不固定。而在中國改革開放後,在電子媒體及推廣普通話的衝擊之下,一些方言的說書文化日漸式微,處於瀕臨消失的狀態,但還仍然有其活力。
起源 流行於中國北方地區的漢族傳統評書藝術,作為一種獨立的說書品種,大約形成於清代初期。許多渠道的資料證明,評書雖然是口頭講說的表演形式,但其藝人來源卻多為“唱曲”的轉行。相傳形成於北京的評書藝術,其第一代藝人王鴻興,原來就是表演一種叫做“弦子書”的“說唱”藝人;至20世紀初葉,又有許多北方鄉村表演“西河大鼓”和“東北大鼓”的“說唱”藝人進入城市後,紛紛改說評書。這是中國曲藝藝術在流變過程中出現的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 評書,也叫評詞,流行於華北、東北、西北一帶。在江南則稱為評話。它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時代就有人說書。它是中國勞動人民創造的一種口頭文學。戰國時,諸子百家遊說諸侯,經常旁徵博引,用故事做比喻,後來形成許多膾炙人口的成語,象“怒髮衝冠”、“刻舟求劍”、“濫竽充數”等,實際上這就是早期的評書。在北京流行的評書,相傳是明末清初江南說書藝人柳敬亭(1587~1668)來北京時傳下來的。也有人說是清代北京鼓曲藝人王鴻興去江南獻藝時,拜柳敬亭為師,回京後改說評書,並於雍正十三年(1735)在掌儀司立案授徒。 評書又稱說書、講書,廣東粵語等地區俗稱講古,古代稱為說話,是一種古老的漢族傳統口頭講說表演藝術形式,在宋代開始流行。各地的說書人以自己的母語對人說著不同的故事,因此也是方言文化的一部份。清末民初時,評書的表演為一人坐於桌後表演,道具有摺扇和醒木,服裝為長衫;至20世紀中葉,多不再用桌椅及摺扇、醒木等道具,而以站立說演,服裝也較不固定。而在中國改革開放後,在電子媒體及推廣普通話的衝擊之下,一些方言的說書文化日漸式微,處於瀕臨消失的狀態,但還仍然有其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