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吳,會使蜀國元氣大傷,國力衰減,加速蜀國的滅亡。
伐吳,會逼迫吳國和魏國聯合,蜀國要面對的是魏國的乘虛而入和吳國的正面反擊。魏國的國力最為強盛,兵強將廣,乘虛而入的魏國可以輕易滅掉空虛的蜀國(諸葛亮死後,魏國滅蜀只用了兩路兵)。吳國的正面反擊是保家衛國之戰,可謂關係到國家存亡,吳國的將士必定死戰,蜀國將會受到吳國最猛烈的反擊(吳國先前一把火燒跑了曹操,之後又一把火燒跑了劉備,都是保家衛國的戰爭)。
另一方面,蜀國剛剛建立(劉備奪劉璋和張魯的地盤,人心是否臣服是個問題),政權不穩固,久經戰事,百廢待興,諸葛亮需要留在蜀國搞建設。
吳國能被蜀國吞掉嗎?
答案是不能,蜀國的實力很弱小(小說裡“擁劉反曹”,把蜀國的國力描寫的很強大,其實不是這樣的),劉備起兵伐吳,就算順利的話,最多也就只能收回來個荊州,而且能不能守住還是問題,根本無法撼動吳國的根基,這跟蜀國的兵力關係不大,而跟蜀國的綜合國力關係很大,蜀國的綜合國力在三個國家中是最弱小最落後的。
就算劉備沒有被“火燒連營七百里”,挺過了火計,那麼劉備能打持久戰嗎?偌大的東吳,豈是一朝一夕能滅掉的?持久戰是必須的,但是蜀國的國力不如吳國,打持久戰對於蜀國來說等於是慢性*。最終蜀國會被吳國拖垮。
伐吳,會使蜀國元氣大傷,國力衰減,加速蜀國的滅亡。
伐吳,會逼迫吳國和魏國聯合,蜀國要面對的是魏國的乘虛而入和吳國的正面反擊。魏國的國力最為強盛,兵強將廣,乘虛而入的魏國可以輕易滅掉空虛的蜀國(諸葛亮死後,魏國滅蜀只用了兩路兵)。吳國的正面反擊是保家衛國之戰,可謂關係到國家存亡,吳國的將士必定死戰,蜀國將會受到吳國最猛烈的反擊(吳國先前一把火燒跑了曹操,之後又一把火燒跑了劉備,都是保家衛國的戰爭)。
另一方面,蜀國剛剛建立(劉備奪劉璋和張魯的地盤,人心是否臣服是個問題),政權不穩固,久經戰事,百廢待興,諸葛亮需要留在蜀國搞建設。
吳國能被蜀國吞掉嗎?
答案是不能,蜀國的實力很弱小(小說裡“擁劉反曹”,把蜀國的國力描寫的很強大,其實不是這樣的),劉備起兵伐吳,就算順利的話,最多也就只能收回來個荊州,而且能不能守住還是問題,根本無法撼動吳國的根基,這跟蜀國的兵力關係不大,而跟蜀國的綜合國力關係很大,蜀國的綜合國力在三個國家中是最弱小最落後的。
就算劉備沒有被“火燒連營七百里”,挺過了火計,那麼劉備能打持久戰嗎?偌大的東吳,豈是一朝一夕能滅掉的?持久戰是必須的,但是蜀國的國力不如吳國,打持久戰對於蜀國來說等於是慢性*。最終蜀國會被吳國拖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