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的工業發展較晚,十九世紀中葉以前還是歐洲落後的農業國。十九世紀下半葉,特別是進入本世紀五十年代以來,工業得以迅速發展。逐步建立了以本國資源為基礎的工業系體,成為世界上最發達的工業國之一。工業產值佔工農業產值的90%以上,是國民生產總值的38%,工業就業人數佔全部就業人數的37%。它是世界上重要的林產品生產國與出口國,有“歐洲鋸木場”之稱;瑞典鐵礦資源豐富且多富礦,產量也很高,是世界重要的鐵礦出口國,其特殊鋼也佔世界重要地位;該國機械工業也較發達,以特殊鋼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工具、鑽機、軸承、電器、機床等最為著名,其產品有精密、耐用和工藝水平高的特點,在國際市場上競爭能力很強;造船業也很突出,僅次於日本居世界第二位。
瑞典王國位於斯堪的納亞半島的東部,西接挪威,東北鄰芬蘭,東瀕波羅的海和波的尼亞灣,南隔卡特加特海峽、厄勒海峽同丹麥相望。面積近45萬平方公里,1980年底共有人口832萬,首都斯德哥爾摩,人口65萬。瑞典不僅是北歐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工業最發達的國家,在歐洲和世界上均佔一定地位。1980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1.3萬多美元,不僅是北歐五國之冠,而且也居世界前列。
瑞典之所以迅速成為發達的工業國,主要有以下有利條件與原因:一是豐富的自然資源為本國經濟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瑞典的自然資源有三大優勢,即覆蓋全國土地面積二分之一的森林,品位高達60%以上、藏量豐富的鐵礦石,以及蘊藏9.3萬個湖泊和眾多河流中的巨大水力資源;二是工業化起步時大力引進外國資金與技術;三是兩次世界大戰中一直保持中立,不僅未遭戰爭破壞,而且由於向交戰國出售戰略原料和武器,使經濟又得到進一步發展;四是戰後湧入了大量的外國移民,為發展經濟提供了廉價勞動力;五是國內政局長期穩定,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和平、安定的環境。所有這些,都為瑞典的經濟特別是工業的穩步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瑞典的工業發展較晚,十九世紀中葉以前還是歐洲落後的農業國。十九世紀下半葉,特別是進入本世紀五十年代以來,工業得以迅速發展。逐步建立了以本國資源為基礎的工業系體,成為世界上最發達的工業國之一。工業產值佔工農業產值的90%以上,是國民生產總值的38%,工業就業人數佔全部就業人數的37%。它是世界上重要的林產品生產國與出口國,有“歐洲鋸木場”之稱;瑞典鐵礦資源豐富且多富礦,產量也很高,是世界重要的鐵礦出口國,其特殊鋼也佔世界重要地位;該國機械工業也較發達,以特殊鋼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工具、鑽機、軸承、電器、機床等最為著名,其產品有精密、耐用和工藝水平高的特點,在國際市場上競爭能力很強;造船業也很突出,僅次於日本居世界第二位。
瑞典王國位於斯堪的納亞半島的東部,西接挪威,東北鄰芬蘭,東瀕波羅的海和波的尼亞灣,南隔卡特加特海峽、厄勒海峽同丹麥相望。面積近45萬平方公里,1980年底共有人口832萬,首都斯德哥爾摩,人口65萬。瑞典不僅是北歐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工業最發達的國家,在歐洲和世界上均佔一定地位。1980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1.3萬多美元,不僅是北歐五國之冠,而且也居世界前列。
瑞典之所以迅速成為發達的工業國,主要有以下有利條件與原因:一是豐富的自然資源為本國經濟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瑞典的自然資源有三大優勢,即覆蓋全國土地面積二分之一的森林,品位高達60%以上、藏量豐富的鐵礦石,以及蘊藏9.3萬個湖泊和眾多河流中的巨大水力資源;二是工業化起步時大力引進外國資金與技術;三是兩次世界大戰中一直保持中立,不僅未遭戰爭破壞,而且由於向交戰國出售戰略原料和武器,使經濟又得到進一步發展;四是戰後湧入了大量的外國移民,為發展經濟提供了廉價勞動力;五是國內政局長期穩定,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和平、安定的環境。所有這些,都為瑞典的經濟特別是工業的穩步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