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持續開啟,定位功能不僅可以知道使用者的家庭住址、工作單位,甚至每天什麼時候去哪兒,待了多長時間,都會被精準地記錄下來。還有使用者在手機上使用軟體所在的位置,也都會被記錄下來。即使關了這個功能,後臺依然會把位置資訊記錄下來。在節目中,央視還用一部7.1.1版本的蘋果5S做實驗,來證實定位服務上存在的資訊洩露風險。所謂“常去地點”功能,“藏身”於定位服務子選單下——先開啟蘋果手機的“設定”,點選“隱私”,進入“定位服務”,點選選單最後的“系統服務”,就能看到“常去地點”。在“常去地點”選單上,有顯示“歷史記錄”一欄,裡面有使用者去過的地點。昨天,記者在市區中僑通訊市場附近採訪,十名蘋果手機使用者,只有兩人知道“常去地點”這一功能會記錄下使用者的行蹤。來自甌海的賈女士一開始對“常去地點”這一功能,一臉茫然。當記者向她演示這一功能後,她才明白。賈女士擔心,這些記錄留在手機上,萬一手機被偷,他人就可瞭解她平時的行蹤,豈不是很不安全?專業人士提醒,這一功能可能會洩露使用者的一些隱私,特別是對於一些特定的人群,如公務員、商人等。比如有市民是做外貿生意的,他之前的進貨渠道比較保密,但盜取這個人的手機後,如果手機上有“常去地點”的記錄,說不定就會找到他的進貨渠道。所以建議對隱私這塊比較重視的市民,少開定位服務功能。
不需要持續開啟,定位功能不僅可以知道使用者的家庭住址、工作單位,甚至每天什麼時候去哪兒,待了多長時間,都會被精準地記錄下來。還有使用者在手機上使用軟體所在的位置,也都會被記錄下來。即使關了這個功能,後臺依然會把位置資訊記錄下來。在節目中,央視還用一部7.1.1版本的蘋果5S做實驗,來證實定位服務上存在的資訊洩露風險。所謂“常去地點”功能,“藏身”於定位服務子選單下——先開啟蘋果手機的“設定”,點選“隱私”,進入“定位服務”,點選選單最後的“系統服務”,就能看到“常去地點”。在“常去地點”選單上,有顯示“歷史記錄”一欄,裡面有使用者去過的地點。昨天,記者在市區中僑通訊市場附近採訪,十名蘋果手機使用者,只有兩人知道“常去地點”這一功能會記錄下使用者的行蹤。來自甌海的賈女士一開始對“常去地點”這一功能,一臉茫然。當記者向她演示這一功能後,她才明白。賈女士擔心,這些記錄留在手機上,萬一手機被偷,他人就可瞭解她平時的行蹤,豈不是很不安全?專業人士提醒,這一功能可能會洩露使用者的一些隱私,特別是對於一些特定的人群,如公務員、商人等。比如有市民是做外貿生意的,他之前的進貨渠道比較保密,但盜取這個人的手機後,如果手機上有“常去地點”的記錄,說不定就會找到他的進貨渠道。所以建議對隱私這塊比較重視的市民,少開定位服務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