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雲山

    隋文帝楊堅平南朝陳後,遷陳朝皇室和百官家屬入關中,同時派北方官吏到江南進行管理。但南方士族認為統一損害了他們的利益,便在陳朝舊境爆發反隋暴動。

    但“統一”是多數人的呼聲,分裂割據不可能真正獲得江南人民的支援。此外,士族豪強各踞一方,力量分散。隋文帝審時度勢,Superb軍事統帥楊素為行軍總管,領兵鎮壓。

    隋軍兵鋒所指,將反隋勢力各個擊破,用時一年即告平定。士族高門的北遷和這次鎮壓,沉重打擊了江南的割據勢力,鞏固了隋朝政權。

    在隋文帝統治時期和隋煬帝統治的前期,隋朝先後進行了一系列有利於鞏固統一和強化中央集權的改革。

    隋文帝剛一繼位,就廢除了西魏、北周時期仿照“周禮”制訂的“六官制”,又綜合參酌魏晉以來的變化,創立三省六部制,這一制度的確立,成為隋朝的行政中樞。

    三省六部制的創立,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一套組織嚴密的中央官制,它標誌著中國官制已經形成了完整嚴密的體系。它後來為唐代繼承和發展,各不同時期的統治者做過一些有利於加強中央集權的調整和補充。

    隋文帝還對北周制訂的苛重法律進行修改,制訂和修改了隋律,即《開皇律》。隋律以北齊律為基礎進行補充調整,形成了完整的體系。隋代法律對後世有很大的影響。曾經被東亞各國的法律所取法的唐律即是《開皇律》的繼承和發展。

    隋初較重要的改革還有鑄造新五銖錢,從而統一了當時混亂的貨幣,又統一了度量衡。隋代的這些改革,適應了國家統一,民族融合,門閥制度衰落的歷史發展趨向,因而具有積極意義。同時,實行這些改革,加強了封建國家機器,維護了地主階級專政。

  • 2 # 知我者了我心憂

    楊堅勵精圖治,開創了輝煌的“開皇之治”。結束了西魏宇文泰的鮮卑化政策,將被改成鮮卑姓的漢人大臣以及府兵將領(以及其所轄府兵)恢復漢姓。另外,廢除九品中正制,改為五省六曹制,後改稱五省六部制。

    隋初經歷南北朝長期的戰亂,民生疲弊困苦,故楊堅接納司馬蘇威建議,罷鹽、酒專賣及入市稅,其後多次減稅,減輕人民負擔,促進國家農業生產,穩定經濟發展。楊堅在位時代之富饒既非重斂於民,究其原因,與全國推行均田制有關。此舉既可增加賦稅,又可穩定經濟發展,且南朝士族亦漸由衰弱至於消逝。均田制能順利推行,對隋前中期的經濟發展收益甚大。加上隋代以關中作為本位,關中糧食短缺,需依賴關東漕運接濟,故楊堅於洛州等地設立常平倉等官倉,貯存關東運來糧食,建廣通渠,便利關中漕運。又於民間設義倉,人民捐納糧食以防凶年。自開皇九年(589年)統一天下後,以富國為首要目標。輕徭薄賦以解民困。在確保國家賦稅收入之同時,穩定民生。由於魏晉南北朝以來,戶籍不清,稅收不穩。於是於開皇五年(585年)下令實行大索貌閱。並接納尚書左僕射高熲之建議,推行輸籍法,作全國性戶口調查,結果查獲沒有戶籍的百姓達165萬餘口,其中丁壯44.3萬人,以增加國家稅收,改善經濟,盡掃魏晉南北朝以來隱瞞戶籍之積弊。

    隋文帝

    此外,楊堅安定政治,關隴集團的支援功不可沒。漢人如鄭譯、劉昉、高熲等名臣有助推動國策。楊堅亦因前朝酷刑甚多,影響民生,故命蘇威等人編纂《開皇律》,修訂刑律,訂立國家刑法,使人民有法可守,又減省刑罰,死刑只設絞、斬二等,以示隋朝對民之寬大。

    從隋前中期的人口增長就看得出楊堅的政治才能:開皇元年(581年)全國戶口462萬戶,到隋煬帝大業五年(609年)達到8,907,536戶,46,019,956人。其中在開皇九年(589年)南下平陳增50.0萬,此時的全國戶口700多萬,平均年增長226,708戶。

  • 3 # 我還只是小貓咪

    廢除了西魏、北周時期仿照“周禮”制訂的“六官制”,斟酌魏晉以來的變化,創立三省六部制度,成為隋朝的行政中樞,經形成了完整嚴密的體系。

    其次是對北周制訂的苛重法律進行修改,制訂和修改了隋律,即《開皇律》。

    鑄造新五銖錢,統一了貨幣,統一了度量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很多寺廟裡都種稙有古老的銀杏樹?有什麼講究來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