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243767351955

    ”吳順根制”,民國晚期或者解放初期

    吳純耿(1916~),原名順根,宜興蜀山人,曾用藝名吳澹、亨衡,為民國期間較有名的藝人之一。吳純耿生於制壺家庭,由於家貧,10歲起即隨父吳桂生學藝,並一直隨父做下手。三〇年代中期起,吳純耿技藝逐漸趨於成熟,並以《覆葵(合菱)壺》的創制成功而成為利用公司的訂坯戶,並一度進入「省宜陶職校」受聘為技工工作,為工場學員作成型示範,為「宜陶職校」訂貨制壺。這時候所用印款均為「順根」。抗戰爆發之後,窯場開始衰落,吳純耿的技藝卻漸入佳境。進入四○年代中葉,吳純耿為潛洛窯戶老闆朱培鑫所聘用,並接受朱培鑫的建議,開始使用「吳澹」藝名,有時單用,有時與「順根」合用。所制《合菱》、《葵掇》以線條順暢,工整嚴謹,均勻協調而為時人所喜歡。不久,吳純耿受聘於「宜興立信陶器行」,併成為「宜興立信陶器行」的主要技師。吳純耿的技藝發揮更為出色,是他制壺生涯中的高峰期。「立信」老闆許立生,字開元,宜興川埠潛洛人,細貨老闆,專門經營高檔茶具,陶器店設在宜興城中,規模較大,喜愛茶壺,且喜收藏茶壺。「立信」所訂製著名藝人馮桂林的壺用「卷翁」印款,所訂製吳純耿的壺用「亨衡」印款。許立生並提議吳純耿的「順根」二字改為「純耿」。其後所製茶壺上逐以「吳純耿」替代「吳順根」,「亨衡」替代「吳澹」。此段時間,吳純耿所制的《葵掇》、《合菱》、《梅花周盤壺》、《大掇壺》、《六方菱壺》等比較講究,形制端正大方,精工細作,氣度飽滿,是吳純耿一生中制壺的最佳時期。五〇年代之後,吳純耿參加「蜀山陶業生產合作社」,繼續以制壺為業,但制技卻較為一般,從高峰期開始衰退。至七〇年代,吳純耿從宜興紫砂工藝廠退休,在家安享晚年,現仍住蜀山西街老家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駱駝之歌》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