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七里夕花

    大約在五四新文化運動後,華人便開始屏棄字、號了。

    理由是它比較麻煩,而且它與普羅大眾有一定距離(之前多是識字讀書之人用“字”,字一般由授業教師或著家族長者賜予),因而被新青年當成封建舊事物丟掉。另外有清一代,人們的“名”普遍從有秦漢古風的單名變成雙名,減少了重名的現象,字也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它最初所擁有的辨識功能(過去,人們取名用單名,難免重名。

    而字一般可以區別---因為即使同姓同名,字(號)也未必相同,而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因為出於互相尊重的關係,基本上是不直呼其名,而以字(號)作稱呼)。因此“字(號)”也就漸漸淡出華人的人稱姓氏指代系統了。

  • 2 # 語之助

    首先要搞清姓、名、字這三個字的本義。近人劉師培雲:“字,本謂之名,猶人之先有名,而後有字,出於口者謂之名,著於書者謂之字;故古曰名,今曰字也。”他在這裡很清楚地把“名”解釋為口語概念,但進入書面語就變成了“字”。也就是說,“姓”與“名”只是口語概念,無論一個人有無文化,他都是有姓有名的。但“字”只是書面語概念,口語中是沒有“字”的,書面語的“字”就是指口語中的“名”。所以,古代文人既有“姓”“名”又有“字”,“名”是出生後即有的,相當於“乳名”;“字”則是上學後才有的,是寫在書本上的名字,類似“學名”。古代的普通百姓,既不上學也沒有把名字寫到書上的可能,所以只有名而沒有字;而文人則不同。古代文人之所以有“以字行”的傳統,因為只有“字”才能透過書面語為人所知,而口語中的“名”則只是親朋故舊知道而已。所以,談不上“字”的消失,因為沒有文化的普通百姓本來就沒有字,而有些現代文人仍然有字,而且他們之間交往也往往稱字而不稱名,因為稱字是文人雅事,稱名則是沒有禮貌的行為。如果您願意的話,為自己取一個字也是可以的,只是能不能叫得開,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眼貼剩餘的精華液,用在臉上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