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好嗨嗨的我

      

    1、中國畫強調“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要求“意存筆先,畫盡意在”,強調融化物我,創制意境,達到以形寫神,形神兼備,氣韻生動。由於書畫同源,以及兩者在達意抒情上都和骨法用筆、線條執行有著緊密的聯結,因此繪畫同書法、篆刻相互影響,形成了顯著的藝術特徵。  

    2、"意存筆先,畫盡意在"一語,出於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是他讚揚顧愷之的人物畫所作的評語說明畫者的意圖,包括著主題的構思,形象的刻劃,筆墨的運用,在動筆之光,已經都考慮成熟,這樣在落筆時才可以脫穎而出,畫作完了,畫者精密而深透的意圖在畫上也永存下來了。這句話還說明構思一經成熟,下筆後才能“意在筆先”,“不滯於手,不凝戶心一”,"畫盡意在,象應神全"。  

    3、“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這是唐代畫家張躁關於畫學的不朽名言。《歷代名畫記》記載說:“初,畢庶子宏擅名於代,一見驚歎之,異其唯副縣長禿筆,或以手摸絹素,因問躁所受。躁曰:‘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畢宏於是閣筆。”“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這八個字概括了客觀現象——藝術意象——藝術形象的全過程。這就是說,藝術必須來自現實美,必須以現實美為源泉。但是,這種現實美在成為藝術美之前,必須先經過畫家主觀情思的熔鑄與再造。必須是客觀現實的形神與畫家主觀的情思有機統一了的東西。作品所反映的客觀現實必然帶有畫家主觀情思的烙印。張躁一句話扼要地道破了藝術形象形成的全部秘密,乃至傳誦至今,歷萬古而猶新。  

    4、“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指出藝術家必須向生活學習,向社會學習,向自然學習,方能有與“山川神遇而跡化”的美妙感受,才能領悟藝術的真諦與精髓。對於一個優秀的藝術家來說,讀萬卷書固然重要,行萬里路卻更為重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塗完隔離霜一段時間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