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____墨染傾城

    身處晚清大變革時代,李鴻章幾乎以一人之力,引領北洋集團,拉開了中國工業化的大幕。他不計譭譽,辦交涉、修鐵路、建工廠、組海軍,最終的目的就是希望在保持社會秩序的前提下,應對中華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甲午戰爭失敗給中國知識精英階層的自信心造成了沉重打擊,甚至導致他們在未來100多年間對文化本體價值的迷失。這種情況,說到底仍不過是成王敗寇觀念的延續罷了。而李鴻章所謂的失敗,不在方向卻在速度,尤其是在日本這個參照國的對比下,這種罪惡被無限放大了。而放大的人,恰是失去自信的華人自己。毫無疑問,甲午戰爭的失敗是李鴻章個人的最大挫折,不過,這種挫折並沒有終結洋務運動的步伐,袁世凱接手北洋集團之後的一系列舉措,無不繼承自李鴻章,只不過是世道變遷,令李鴻章想做而做不了的事情得以實現罷了。這是李鴻章個人的悲哀,但也同樣值得他自豪,這說明他的眼光早已超越了他所處的時代,他所選擇的道路本質上並沒有錯。

  • 2 # 晟Mrs

    個人覺得,說李鴻章是個悲劇性的人物,還不如說這是個悲劇性的時代。為什麼這麼說我從以下三點談談個人看法;

    1不論從政治,文化,軍事這幾個方面,可以說李鴻章做的都是可圈可點的,那麼為什麼這幾個緊緊聯絡國家命脈的方面做的可圈可點可是清朝還是要割地賠款,這就是我的觀點一不是人物悲劇,而是時代的悲劇

    2個人能力滔天,也無法逃離歷史的車輪的軌跡,

    3悲劇的歷史性跟悲劇人物的關係可以說是‘相輔相成’,悲劇歷史性是大前提,因為有了悲劇的歷史所以才衍生出了悲劇的歷史人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現在工廠過完年以後開工時間越來越晚,對此你怎麼看?為什麼會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