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種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悽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的含義是“怎麼過去在漢水之南種下的柳樹,曾經枝條飄拂依依相惜;今天卻看到它枝葉搖落凋零,江邊一片悽清傷神的景象。樹尚且如此,又何況人呢?”這詩句出自南北朝時期文學家庾信的《枯樹賦》。 原文:況復風雲不感,羈旅無歸。未能采葛,還成食薇。沉淪窮巷,蕪沒荊扉,既傷搖落,彌嗟變衰。《淮南子》雲:“木葉落,長年悲。”斯之謂矣。乃歌曰:”建章三月火,黃河萬里槎。若非金谷滿園樹,即是河陽一縣花。“桓大司馬聞而嘆曰:“昔年種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悽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譯文:更何況像我這樣機運不佳,生逢國難,出使不歸,羈旅異朝的人。身居陋巷,荒草掩門。看到草木的凋謝自然會傷心,看到草木的衰老枯死更要哀嘆不已。《淮南子》說:“樹葉落了說明一年又要過去了,這是使老年人最感傷心的事。” 這些話所說的意思正和我現在的心情是一樣的啊。於是我作歌唱道:“建章宮的棟樑毀於大火,黃河裡的木筏爛在水中。如果不像金谷園中的柏樹那樣人去園空,也會像河陽縣裡的桃花那樣枯萎不存。” 桓大司馬聽了我的歌恐怕還會大發感慨:“當年栽種的柳樹,繁茂可愛。現在看到它們枯敗凋零,不能不令人悽傷。在短短的時間裡樹都老得不成樣子了,人又怎麼能經受得了年齡的催迫!”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梁武帝末,侯景叛亂,庾信時為建康令,率兵禦敵,戰敗。建康失陷,他被迫逃亡江陵,投奔梁元帝蕭繹。 元帝承聖三年(554年)他奉命出使西魏,抵達長安不久,西魏攻克江陵,殺蕭繹;他被留在長安。在此期間,庾信時常感懷自己的身世,於是就寫作了一篇蕩氣迴腸名流千古的駢賦《枯樹賦》。 作者簡介 庾信是由南入北的最著名的詩人,他飽嘗分裂時代特有的人生辛酸,卻結出“窮南北之勝”[4]?的文學碩果。他的文學成就,也昭示著南北文風融合的前景。
“昔年種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悽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的含義是“怎麼過去在漢水之南種下的柳樹,曾經枝條飄拂依依相惜;今天卻看到它枝葉搖落凋零,江邊一片悽清傷神的景象。樹尚且如此,又何況人呢?”這詩句出自南北朝時期文學家庾信的《枯樹賦》。 原文:況復風雲不感,羈旅無歸。未能采葛,還成食薇。沉淪窮巷,蕪沒荊扉,既傷搖落,彌嗟變衰。《淮南子》雲:“木葉落,長年悲。”斯之謂矣。乃歌曰:”建章三月火,黃河萬里槎。若非金谷滿園樹,即是河陽一縣花。“桓大司馬聞而嘆曰:“昔年種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悽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譯文:更何況像我這樣機運不佳,生逢國難,出使不歸,羈旅異朝的人。身居陋巷,荒草掩門。看到草木的凋謝自然會傷心,看到草木的衰老枯死更要哀嘆不已。《淮南子》說:“樹葉落了說明一年又要過去了,這是使老年人最感傷心的事。” 這些話所說的意思正和我現在的心情是一樣的啊。於是我作歌唱道:“建章宮的棟樑毀於大火,黃河裡的木筏爛在水中。如果不像金谷園中的柏樹那樣人去園空,也會像河陽縣裡的桃花那樣枯萎不存。” 桓大司馬聽了我的歌恐怕還會大發感慨:“當年栽種的柳樹,繁茂可愛。現在看到它們枯敗凋零,不能不令人悽傷。在短短的時間裡樹都老得不成樣子了,人又怎麼能經受得了年齡的催迫!”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梁武帝末,侯景叛亂,庾信時為建康令,率兵禦敵,戰敗。建康失陷,他被迫逃亡江陵,投奔梁元帝蕭繹。 元帝承聖三年(554年)他奉命出使西魏,抵達長安不久,西魏攻克江陵,殺蕭繹;他被留在長安。在此期間,庾信時常感懷自己的身世,於是就寫作了一篇蕩氣迴腸名流千古的駢賦《枯樹賦》。 作者簡介 庾信是由南入北的最著名的詩人,他飽嘗分裂時代特有的人生辛酸,卻結出“窮南北之勝”[4]?的文學碩果。他的文學成就,也昭示著南北文風融合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