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6534307726229
-
2 # 使用者7724478402265
宋·蘇軾《題西林壁》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意思:認不清廬山本來的面目,因為自己在廬山裡。鑑賞:“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遊山的體會。 為什麼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呢?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侷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區域性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遊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這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啟迪人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
-
3 # 使用者6534307726229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看不清廬山的真面目,是因為自己身處廬山之中。也就是說若想真正識得廬山,必須要跳出廬山,從更高更遠的視野來看廬山。這又是一種更高境界的總結。也有“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哲理意味。出自:宋代文學家蘇軾的《題西林壁》原文: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釋義:正面看廬山,廬山是一條綿延不絕的山嶺,側面看廬山,廬山是一座險峻挺拔的高峰。遠處看、近處看、高處看、低處看,廬山總會呈現出不同的樣子。看不清廬山的真面目,是因為自己身處廬山之中。擴充套件資料:《題西林壁》的創作背景:蘇軾於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由黃州(治所在今湖北黃岡)貶所改遷汝州(治所在今河南臨汝) 團練副使,赴汝州時經過九江,與友人參寥同遊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逸興壯思,於是寫下了若干首廬山記遊詩。《題西林壁》是遊觀廬山後的總結。據南宋施宿《東坡先生年譜》記載可知此詩約作於元豐七年五月間。
-
4 # 使用者7724478402265
宋·蘇軾《題西林壁》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意思:認不清廬山本來的面目,因為自己在廬山裡。鑑賞:“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遊山的體會。 為什麼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呢?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侷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區域性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遊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這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啟迪人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
回覆列表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看不清廬山的真面目,是因為自己身處廬山之中。也就是說若想真正識得廬山,必須要跳出廬山,從更高更遠的視野來看廬山。這又是一種更高境界的總結。也有“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哲理意味。出自:宋代文學家蘇軾的《題西林壁》原文: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釋義:正面看廬山,廬山是一條綿延不絕的山嶺,側面看廬山,廬山是一座險峻挺拔的高峰。遠處看、近處看、高處看、低處看,廬山總會呈現出不同的樣子。看不清廬山的真面目,是因為自己身處廬山之中。擴充套件資料:《題西林壁》的創作背景:蘇軾於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由黃州(治所在今湖北黃岡)貶所改遷汝州(治所在今河南臨汝) 團練副使,赴汝州時經過九江,與友人參寥同遊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逸興壯思,於是寫下了若干首廬山記遊詩。《題西林壁》是遊觀廬山後的總結。據南宋施宿《東坡先生年譜》記載可知此詩約作於元豐七年五月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