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驚龍軒

    相對來說,西方繪畫藝術更加註重造型研究,因為西方繪畫傾向於“形”,而我們的國畫更傾向於“神”。

    學畫的朋友,尤其是美術專業的學生,大概都會知道素描和油畫對於造型訓練要求之嚴格。諸如達芬奇、安格爾、拉斐爾、丟勒等寫實主義造型藝術大師就不用說了,就算是那些抽象主義的藝術家,同樣都是具備良好的造型能力的。

    很少有人關注到,由“造”到“型”實際上是一個行為過程,是對畫面不斷選擇、重新組合的思維過程。需要在不斷提高觀察能力的基礎上培養起全新的造型意識來。

    長期以來的素描教學已經形成了一種模式化,這種模式化教學的片面性導致了素描教學中的單一化、機械化 ,這也是陳丹青等著名畫家對中國素描教學詬病甚多的主要原因所在。

    要改變這樣的弊病,需要對造型諸要素的重新審視與全面理解。只有改變了對素描教學的固有認識,確定新的教學思維,才能擺脫和扭轉千人一面的僵硬繪畫模式 ,為藝術的多樣性、風格化鋪設道路。

    素描訓練是學習油畫的基礎,尤其是寫實油畫,缺乏紮實的素描功底是絕對不行的。寫實油畫從根本上來說就是對自然物象的模仿、複製和再現。現在大眾非常推崇的那些超寫實油畫作品,那些令人歎為觀止的精細刻畫,就算與照相技術相比也毫不遜色。從某種程度上說,寫實油畫藝術水準的高低也往往體現在油畫作品對客觀物象的再現程度。

    當然,也有不少人評價寫實作品缺少藝術性,認為這樣的作品藝術高度值得商榷。為了保證寫實油畫作品能夠在高度再現客觀物象的基礎上具有較強的藝術欣賞性,就不僅僅要求在造型表現上達到相當高度,還需要藝術家對所要表達的自然物象擁有自己的理解的感受,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藝術家的感情投入,並將這種感情色彩利用寫實油畫的方式展現出來。

    最後需要強調一點,為了賦予寫實油畫作品高度的藝術欣賞性,藝術家決不能落入模式化造型訓練的窠臼中,就算是寫實主義的油畫家和寫實主義油畫創作,也要具備較強的主動造型意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買了全保,出交通費事故就可以高枕無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