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個例子來說一說所謂的增值稅:
1、A公司需要生產一批產品 購入材料時:借:原材料 1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70(當然這是可抵銷項的,但是會佔用公司資金) 貸:銀行存款 1170
2、要做出東西,那要人,要機器,水電,要租金等等,那麼按實計情況:做出這批產品的實際成本是:1000(料)+400(工資)+100(租金)+100(水電、運費,管理、銷售費用等)=1600(公司演算法)怎訂價呢?除了稅費我們加25%淨利,售1600+400=2000我們出售時做會計分錄:借:銀行存款等 2340(如果是最終消費者,那可是所有稅利總和,因為沒地抵稅,其中340是不是也要能抵個稅才合理呢?) 貸:業務收入 2000(如果是公司再週轉的,這裡計入成本部分,1、2無限迴圈中)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340(340-170=170本公司當期要交的增值稅)3、結論: A\國家提高基本工資,公司人工增加外,還要給國家交17個點工資稅/費用稅等:) B\每道過手的公司,其實是費用部分和利潤部分上交所謂的增值稅,營改增費用中有些專案可能抵稅,但是利潤我們還會上所得稅:) C\如果是最終消費者,他得全額交所有流轉階段的增值稅,因為它最終也不能抵個稅:)所以說,增值稅是個重複收了多次稅的,計稅依據不合理的稅種,這個錯誤的方法如果正確的執行,沒有哪家公司可以生存下去!!後語:再看看這400的利潤,扣增值稅,扣所得稅,扣個稅,扣到最後到個人手裡的還多少?再說了,又幾家公司能做到25%的淨利?
舉個例子來說一說所謂的增值稅:
1、A公司需要生產一批產品 購入材料時:借:原材料 1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70(當然這是可抵銷項的,但是會佔用公司資金) 貸:銀行存款 1170
2、要做出東西,那要人,要機器,水電,要租金等等,那麼按實計情況:做出這批產品的實際成本是:1000(料)+400(工資)+100(租金)+100(水電、運費,管理、銷售費用等)=1600(公司演算法)怎訂價呢?除了稅費我們加25%淨利,售1600+400=2000我們出售時做會計分錄:借:銀行存款等 2340(如果是最終消費者,那可是所有稅利總和,因為沒地抵稅,其中340是不是也要能抵個稅才合理呢?) 貸:業務收入 2000(如果是公司再週轉的,這裡計入成本部分,1、2無限迴圈中)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340(340-170=170本公司當期要交的增值稅)3、結論: A\國家提高基本工資,公司人工增加外,還要給國家交17個點工資稅/費用稅等:) B\每道過手的公司,其實是費用部分和利潤部分上交所謂的增值稅,營改增費用中有些專案可能抵稅,但是利潤我們還會上所得稅:) C\如果是最終消費者,他得全額交所有流轉階段的增值稅,因為它最終也不能抵個稅:)所以說,增值稅是個重複收了多次稅的,計稅依據不合理的稅種,這個錯誤的方法如果正確的執行,沒有哪家公司可以生存下去!!後語:再看看這400的利潤,扣增值稅,扣所得稅,扣個稅,扣到最後到個人手裡的還多少?再說了,又幾家公司能做到25%的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