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去想最終了,可預見的未來,我們還是可以進行預測的,比如500年後,世界會是這樣的:
人類終於進行了一次徹底的能源革命,新型能源完全代替了舊式的能源,太陽能高效轉換、人類直接從太陽上獲取能源,類似“戴森球”,但是沒有達到戴森球式的高階,還差那麼一點。
人類已經完成對太陽系的殖民行動,無論是在火星、地球上,還是近火、近地軌道上,都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人類不僅在地表上建造城市,還在太空中建有大型自我封閉、自給自足的太空生態居住城市。
500年後,約有50億人口居住在地球、火星的表面,另外還有接近1億的人口居住在太空城市中。
人類還無法完成真正意義上的星際航行,但比現在的情況要好得多。
人們從地球到火星,由原來的半年之多到只需一週的時間,人們可以輕鬆的往來於地火之間,比方說,在地球上完成學業,在火星上成家立業。
較之現在最大的改善就是,人類的平均壽命得到較大幅度的提高,整整提高了一個百年,人類透過生物技術控制細胞的活力,使細胞增加分裂代數。
奈米醫療高度發展,人工智慧技術在此處被應用到醫學中,每個人的人體中含有許多奈米機器人,幫助人體免疫系統構築生理防線。
人類由原來的大規模建造航空母艦到不計數量的建造宇宙飛船,人類在太空中的交通工具已經慢慢變得比地表上的交通工具多了,漫天都是飛行中的飛船,頻繁往來於大氣層內與太空中,人類正在籌備建造更多的太空城市,且每一座太空城市要求的居住人口都超過1000萬人。
人類已經有了9座太空城市,正在建的還有7座,預計將有2億人居住在太空中。
這應該就是500年後的世界了,至於1000年後,我還不能想象。
希望你們來補充一二,嘿嘿!!!
不用去想最終了,可預見的未來,我們還是可以進行預測的,比如500年後,世界會是這樣的:
人類終於進行了一次徹底的能源革命,新型能源完全代替了舊式的能源,太陽能高效轉換、人類直接從太陽上獲取能源,類似“戴森球”,但是沒有達到戴森球式的高階,還差那麼一點。
人類已經完成對太陽系的殖民行動,無論是在火星、地球上,還是近火、近地軌道上,都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人類不僅在地表上建造城市,還在太空中建有大型自我封閉、自給自足的太空生態居住城市。
500年後,約有50億人口居住在地球、火星的表面,另外還有接近1億的人口居住在太空城市中。
人類還無法完成真正意義上的星際航行,但比現在的情況要好得多。
人們從地球到火星,由原來的半年之多到只需一週的時間,人們可以輕鬆的往來於地火之間,比方說,在地球上完成學業,在火星上成家立業。
較之現在最大的改善就是,人類的平均壽命得到較大幅度的提高,整整提高了一個百年,人類透過生物技術控制細胞的活力,使細胞增加分裂代數。
奈米醫療高度發展,人工智慧技術在此處被應用到醫學中,每個人的人體中含有許多奈米機器人,幫助人體免疫系統構築生理防線。
人類由原來的大規模建造航空母艦到不計數量的建造宇宙飛船,人類在太空中的交通工具已經慢慢變得比地表上的交通工具多了,漫天都是飛行中的飛船,頻繁往來於大氣層內與太空中,人類正在籌備建造更多的太空城市,且每一座太空城市要求的居住人口都超過1000萬人。
人類已經有了9座太空城市,正在建的還有7座,預計將有2億人居住在太空中。
這應該就是500年後的世界了,至於1000年後,我還不能想象。
希望你們來補充一二,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