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滴水載舟

    極限在打到匈牙利打不過去了。

    據說匈牙利人就是當年被漢朝打得向西逃跑的匈奴人的後裔,蒙古人也算是匈奴的後裔。蒙古人打仗那一套,匈牙利人拿起來練一練,無師自通,竟然也都會了,同樣能弓馬嫻熟,和蒙古兵有得一拼。所以蒙古西征的步伐就這樣被匈牙利人阻擋住了,由此西歐免遭戰火荼炭和文明毀滅。

    蘇東鉅變後,落後的匈牙利由於歷史功績得到西方國家支援建設,現在也發展成發達國家了。

  • 2 # 成都地產逍遙君

    蒙古人西征歐洲的極限主要是由於下面幾個方面帶來的——不利於騎兵作戰的地形,沒有適合蒙古馬飼養的草場以及氣候,蒙古貴族統治集團內部的利益分歧和權力爭奪。

    以地形和氣候來說,比如俄羅斯西北部,東歐平原,巴勒斯坦敘利亞地區。比如寒冷多雨而且森林密佈的諾夫哥羅德其命運就比其他羅斯地區的公國好的多,因為森林環境裡,蒙古騎兵的優勢很難發揮出來。同樣1242年初,當蒙古人在前一年取得匈牙利地勝利後,寒冷而潮溼的冬季將蒙古馬依賴的草場變成了大沼澤,蒙古人自然不願意繼續進兵了。

    同樣,馬穆魯克人也注意到蒙古人對草場的依賴,因此他們在夏季作戰時常用的一個戰術就是燒燬幼發拉底河南岸的草場,而更依賴飼料的馬穆魯克的馬匹受到的影響自然要小得多。

    而十字軍時代的歐洲正是一個宗教狂熱期,不管是蒙古人之前的薩滿教,還是後來信奉的伊斯蘭教,亦或是小部分信奉的基督聶斯托利派,在天主教歐洲看來都是洪水猛獸的異教徒,共同的恐懼形成了共同的鬥志因此形成了兩個天主教東方堡壘——波蘭和匈牙利。

    這兩個民族都有著彪悍的騎兵。匈牙利是馬扎爾人的後代,而波蘭也是斯拉夫,在中世紀這兩個國家的實力相當不錯,蒙古帝國分裂後的金帳汗國已經很難對付歐洲了,還要為爭奪高加索和伊利汗國翻臉。

    僅僅看立陶宛的擴張,就可以看出金帳汗國的無力。

  • 3 # 歷史研習社

    蒙古帝國在歷史上發動了三次西征,橫掃歐亞大陸的多個政權、教派。一路打到了中歐地區,但你知道這個西征的最西端在具體哪個地方嗎?

    

    在歐洲蒙古人的第一個對手就是羅斯人,古俄羅斯一般被叫羅斯或者基輔羅斯,當時只是一個東歐小國,由18個公國聯盟組成。卡爾卡河戰役的失敗被俄羅斯人看作是國難,主力盡失的俄羅斯再也組織不起像樣的聯軍了,10年之後,也就是1236年蒙古大軍第二次西征時,只用了三年時間就佔領了幾乎整個俄羅斯,每破一城便大肆屠殺,單在莫斯科就有27萬人被屠。

    俄羅斯慘敗之後,整個歐洲震動了,這可怎莫辦是好。紛紛建立起新的聯軍並訂立了“緊密”的聯盟。蒙古大將速不臺則採取了各個擊破的辦法痛擊了歐洲的騎士團。

    

    從地理位置的最西端來看,應該打到了德國。具體來說是勒格尼茲(今德國德雷斯登州之格爾利次附近),西里西亞王亨利二世退守勒格尼茲小城,在這裡集結波蘭、日爾曼、條頓騎士團共3萬軍隊準備迎戰。

    拜答兒放棄進攻弗洛斯拉夫城,進至勒格尼茲附近,引亨利出戰。四月初,亨利率軍出戰,蒙古軍佯敗撤退,亨利尾追。蒙古軍趁亨利部疲勞,突然發起反攻,盡殲其軍。從目前的文獻資料來看這應該是蒙古西征打到的最西位置了。

    在此戰前後,蒙古大軍出沒於多瑙河流域,在匈牙利,捷克,巴爾幹半島神出鬼沒,多次重創當地的貴族,騎士聯軍。

    蒙古人沒有最後征服非洲,在我之前的文章裡也說過是因為在巴勒斯坦的戰役中被埃及的馬木魯克戰士擊敗,而歐洲卻實在是功虧一簣。

    本來按照犀利的攻勢,拔都、速不臺等人可以直搗神聖羅馬帝國甚至是法國,低地國家。但蒙古因為內部大汗去世和戰線過長,最終還是停下了西征的腳步。

    

    參考資料:

    1、蒙古帝國改變世界,(日)杉山正明,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中國曆代戰爭史,中信出版社

    3、元史,(明)宋濂等撰,中華書局標點本

  • 4 # 冷兵器研究所

    歷史上蒙古大軍西征歐洲的極限其實在東歐平原一代。

    原因很簡單,蒙古軍隊的戰鬥力依託於其戰馬。因此不適合供養大量戰馬的地區,自然就會成為蒙古人擴張的極限所在。比如二次西征時,速不臺統領的蒙古大軍進入匈牙利平原後,發現其草場都不能提供其麾下所有的牧群的供養,所以一直沒有停留,只是在不斷移動劫掠,之後就撤走了,也沒有繼續深入。

    其實再往西,中歐地形上森林與山地增多,平地減少,這些地方都不適合蒙古騎兵作戰。蒙古騎兵在驍勇善戰,如果沒了戰馬,也發揮不出多少戰鬥力。

    一個例證是同樣是地處東歐地區的羅斯諸城邦,命運是也完全不同的。位於南方烏克蘭平原地帶的基輔公國被蒙古人打得慘敗,而位於寒冷而多雨,且森林密佈的諾夫哥羅德卻僅僅是臣服於蒙古人並交納貢金。

    其實這個情況在世界其他地區也出現過,比如蒙古人三次出兵都沒能征服越南,兩次攻打日本也失敗了。

    簡單一句話,蒙古人確實能打,但沒有主場優勢,也不是百戰百勝的。

  • 5 # 史話海說

    十三世紀是蒙古人的世紀,自1219年至1252年蒙古帝國共發動了三次西征,其中1236—1241年的蒙古第二次西征是針對俄羅斯和歐洲諸國的。

    1236年蒙古大汗窩闊臺決意發動第二次西征,當年春,由成吉思汗四子各遺長子統本部兵馬組成大軍,並命萬夫以下各那顏同遺長子隨軍出征,大軍由長孫拔都統率,速不臺為先鋒。當年秋,拔都軍抵達今伏爾加河東岸,兵鋒直指伏爾加河以西的欽察部、斡羅斯等部。當時的俄羅斯(又稱斡羅斯或基輔羅斯)是這樣的。

    俄羅斯當時並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而是由十多個公國組成的鬆散聯盟,羅斯人有維京人血統,也繼承了維京人耐苦寒善戰鬥的傳統,但在犀利的蒙古鐵騎面前,一切都是枉然。1240年冬,經過四年的鐵血征伐,拔都軍破數十城,平定各部。

    長子西征進軍圖

    1241年春,拔都軍兵分三路,分取波蘭與匈牙利,先後在勒格尼茲和賽約河擊潰波蘭匈牙利聯軍,並攻佔多座重要城市。當年12月,拔都軍越過多瑙河。正當拔都準備繼續西進時,中原傳來窩闊臺去世的訊息,1242年3月,拔都回師東返。

    匈牙利平原就成為蒙古西征歐洲方向的極限之地。至於為什麼停在這裡,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就是地理環境因素。

    匈牙利平原幾乎是一切遊牧民族征伐歐洲的終點,因為這裡地勢平緩,土肥草美,十分適合遊牧經濟形態。繼續向西則再沒有這樣的優良條件。以大叢集騎兵作戰的遊牧部族軍隊在遠離草原的環境中其戰鬥力要大打折扣。800年前蒙古人的同行匈人部落大鬧歐洲的時候也不是一鼓作氣。匈人佔領匈牙利平原之後,在此地定居,並建立了集遊牧,農耕和商業為一體的基本經濟形態,繼而征服了周邊居民,然後裹挾著被征服者組成了一支以步兵為主的龐大軍隊,才再次踏上了征程。

    匈牙利平原地形

    另外就是歐洲的環境較為溼潤多雨,對蒙古人的以膠合技術製作的複合弓會起到很大的制約作用。

    其次是蒙古人自身的原因。

    蒙古軍勞師遠襲,雖然遊牧騎兵對後勤依賴度不高,但長期征戰導致本部兵馬也有不小損傷;再就是由於窩闊臺汗的去世,帝國內部勢力需要重新整合,而整合之後的帝國將更多精力放在了對南宋的戰爭和對中亞穆斯林勢力的打擊上。對歐洲則再沒發動過成規模的征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乒乓球一發球時為何有人總選在側身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