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讀出歷史中的不得已
-
2 # 有時聊人文歷史
史家有云,明終於崇禎,而實亡於萬曆天啟。
萬曆天啟兩朝,皇帝怠政嚴重,萬曆皇帝二十多年不上朝,有學者推斷他在後宮玩兒女人抽鴉片。天啟皇帝的愛好正常一點,做木匠活兒。可是一樣不上朝。皇帝不露面,宦官因此得以操縱明朝權力中樞。
魏忠賢得勢後,趨炎附勢者眾多,他們為魏忠賢修建生祠討好魏忠賢,這些人被晚明清流稱為閹黨。明末,東林黨與閹黨的爭鬥貫穿始終,甚至在清朝入關,南明政權建立後依然激烈。這種黨爭導致明朝政治力量四分五裂,而清朝“憑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薩爾滸之戰努爾哈赤雲),最終將晚明政治勢力各個擊破。
由此可見,魏忠賢得勢引發了明朝官場的“正邪之爭”,導致明末政治力量大分裂,最終落得鷸蚌相爭,滿清坐收漁利。
從對外來看,魏忠賢殺經略遼東的熊廷弼,破壞干擾了明朝對遼東的戰略防禦部署。時為薩爾滸戰後,百廢待興之時,邊疆重臣卻因為黨爭而喪命。後金得以發展。
崇禎皇帝對內肅清閹黨是正確的,但是當時明朝天災嚴重,饑荒導致了農民大起義,明朝陷入內外兩線作戰的噩夢中。這才是明朝滅亡的主要原因。
-
3 # 沒事鬧著玩
有這種可能!實際上不用留魏忠賢五十年這麼長的,只要撐到皇太極死就可以了!後金群龍無首,肯定沒空擴張,到那個時候,再幹掉魏忠賢,好好整頓內政。只要比後金更快的整合,說不定還有進攻的機會!那就不是五十年的事了!!
謝邀!這個問題應該是指魏忠賢大權在握時,明王朝的那種權力格局和財政政策維持下去,能否堅持50年。我認為這種簡單粗暴的結論,是思維簡單的一種表現。類似的表現還有:明末大臣經常表態“只要大家都忠於崇禎帝,熱愛大明,大明將無往不勝。”誰信了,誰弱智。因為社會太複雜了,最後的程序是很多的利益集團,無數人的合力聚合而成的。變數太多了,魏忠賢怎有如此大的能量?就是天啟和魏忠賢都不死,繼續親密合作下去,大明也未必能繼續堅持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