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則觀指南針。那麼不管日,月,還是指南針,都是個粗略的方位,那麼是如何細緻定位的,是如何詳細劃分刻度的?西方近代航海用的是度,分,秒,那麼我們在那個時代用的是什麼呢?補充問題:如果是八卦,那麼,乾坤坎離震艮巽兌,是屬於一級單位,他的下一級單位是什麼
回覆列表
-
1 # 廣州帝之奎服裝有限公
-
2 # 阿醒De生活
在中國古代,南宋時代的遠航一般就完全靠看太陽和司南,所以航線準確度很不確定,比如三國時期的衛溫東渡,本來是要去找蓬萊仙島的,結果去了臺灣;再如唐朝的鑑真和尚東渡,只是大致方向往東走,但沒法確定具體的航線。到了南宋,當時的海圖很明確地標明瞭如何使用四分儀導航,四分儀有點像當今的經緯儀,要與司南共同使用,誤差經緯度雖然很高,但基本上航線可以標明在海圖上,可以讓外海遠島成為遠航的補給。四分儀的廣泛應用也是蒙古船隊得以進攻日本的先決條件。而到了明朝,六分儀和轉桅技術由葡萄牙等國引進之後,船隊的遠航能力得以實際的加強,六分儀的誤差就很小了,到了鄭成功時代,實際上已經運用了安裝有指南針的八分儀,理論上來說,當時的航海技術,即便航行到歐洲或者北美也應該不是難事。
古代和大航海時代的航海大多數沿岸航行,靠陸地的地形結合海圖進行定位,當然新發現的地方就是邊開邊畫了。放洋航行就是開到哪裡算哪裡,所以哥倫布才會把美洲當做印度。隨著天文學和精確計時工具的進步,可以觀測天上的恆星(就是夜間我們看到的星星)定位,具體可以參看三星定位法。先索星,查詢位置亮度都合適的星體並在天空中辯識。再測量,用六分儀,一種測量星體和水天線高度角的裝置測量。最後計算,根據時間查航海天文歷計算船位。測天定位還有太陽移線船位法等。不過這些方法測量誤差大,計算複雜,求得時間長,隨著衛星定位和無線電定位的普及,全都弱化了。還有一種最簡單的定位方法叫做推算船位,在計劃航線上按照船速和時間進行船位推算。如果能準確判斷風和流在推算基礎上進行更準確的進行航跡繪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