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提面命
【拼音】:ěr tí miàn mìng
【釋義】:不僅是當面告訴他,而且是提著他的耳朵向他講。形容長輩教導熱心懇切。
【出處】:《詩經·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言笑不苟
【讀音】:yán xiào bù gǒu
【解釋】:不隨便談笑。形容態度嚴肅莊重。同“不苟言笑”。
【出處】:妙觀變以師道自尊,妝模做樣,儘自矜持,言笑不苟。
父嚴子孝 父親嚴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順孝敬父親。
出處:唐·呂溫《廣陵陳先生墓表》:“始見一鄉之人,父嚴子孝,長惠幼敬,見乎詞氣,發乎顏色。”
畫荻教子 荻:蘆葦。用蘆葦在地上書畫教育兒子讀書。用以稱讚母親教子有方。
出處:《宋史·歐陽修傳》:“家貧,致以荻畫地學書。”
孟母三遷 孟軻的母親為選擇良好的環境教育孩子,三次遷居。
出處:漢·趙歧《孟子題詞》:“孟子生有淑質,幼被慈母三遷之教。”
三遷之教 比喻選擇居住合適的環境以利於教育子女。
出處:漢·劉向《列女傳》載:孟母帶著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喪;後遷居集市,又跟著學商人自吹自誇;孟母遷居學堂附近,孟子從此學習禮節,要求上學。
玉不琢,不成器 琢:雕。玉石不經雕琢,成不了器物。比喻人不受教育、不學習就不能有成就。
出處:《禮記·學記》:“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耳提面命
【拼音】:ěr tí miàn mìng
【釋義】:不僅是當面告訴他,而且是提著他的耳朵向他講。形容長輩教導熱心懇切。
【出處】:《詩經·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言笑不苟
【讀音】:yán xiào bù gǒu
【解釋】:不隨便談笑。形容態度嚴肅莊重。同“不苟言笑”。
【出處】:妙觀變以師道自尊,妝模做樣,儘自矜持,言笑不苟。
父嚴子孝 父親嚴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順孝敬父親。
出處:唐·呂溫《廣陵陳先生墓表》:“始見一鄉之人,父嚴子孝,長惠幼敬,見乎詞氣,發乎顏色。”
畫荻教子 荻:蘆葦。用蘆葦在地上書畫教育兒子讀書。用以稱讚母親教子有方。
出處:《宋史·歐陽修傳》:“家貧,致以荻畫地學書。”
孟母三遷 孟軻的母親為選擇良好的環境教育孩子,三次遷居。
出處:漢·趙歧《孟子題詞》:“孟子生有淑質,幼被慈母三遷之教。”
三遷之教 比喻選擇居住合適的環境以利於教育子女。
出處:漢·劉向《列女傳》載:孟母帶著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喪;後遷居集市,又跟著學商人自吹自誇;孟母遷居學堂附近,孟子從此學習禮節,要求上學。
玉不琢,不成器 琢:雕。玉石不經雕琢,成不了器物。比喻人不受教育、不學習就不能有成就。
出處:《禮記·學記》:“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