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全部
向左轉|向右轉
讀音:[tāo tiè]
釋義:
1、比喻貪吃者或性情貪婪的人。
2、傳說中的一種貪殘的猛獸,常見於青銅器上,用作紋飾,稱為饕餮紋。
3、紋身圖騰。
4、與神曲中七宗罪之一的暴食近義,饕餮就是浪費食物,或是過度放縱食慾、酗酒或屯積過量的食物。
近義詞:貪饞、饞嘴。
出處:
1、“舜臣堯,賓於四門,流四凶族,混沌、窮奇、檮杌、饕餮,投諸四裔,以御螭魅。是以堯崩而天下如一,同心戴舜,以為天子,以其舉十六相,去四凶也。”——《左傳·文公十八年》
2、“鴈門之北,鷹隼、所鷙、須窺之國,饕餮、窮奇之地。”四凶者,以混沌、窮奇、檮杌、饕餮比喻人而已。——《呂氏春秋·恃君》
3、“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頭上戴豕,貪如狼惡,好自積財,而不食人谷,彊者奪老弱者,畏群而擊單,名曰饕餮。”——《神異經·西南荒經》
參考資料
百度漢語:http://hanyu.baidu.com/
讀音:[tāo tiè] 釋義:
2、傳說中的一種貪殘的猛獸,常見於青銅器上,用作紋飾,稱為饕餮紋
展開全部
向左轉|向右轉
讀音:[tāo tiè]
釋義:
1、比喻貪吃者或性情貪婪的人。
2、傳說中的一種貪殘的猛獸,常見於青銅器上,用作紋飾,稱為饕餮紋。
3、紋身圖騰。
4、與神曲中七宗罪之一的暴食近義,饕餮就是浪費食物,或是過度放縱食慾、酗酒或屯積過量的食物。
近義詞:貪饞、饞嘴。
出處:
1、“舜臣堯,賓於四門,流四凶族,混沌、窮奇、檮杌、饕餮,投諸四裔,以御螭魅。是以堯崩而天下如一,同心戴舜,以為天子,以其舉十六相,去四凶也。”——《左傳·文公十八年》
2、“鴈門之北,鷹隼、所鷙、須窺之國,饕餮、窮奇之地。”四凶者,以混沌、窮奇、檮杌、饕餮比喻人而已。——《呂氏春秋·恃君》
3、“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頭上戴豕,貪如狼惡,好自積財,而不食人谷,彊者奪老弱者,畏群而擊單,名曰饕餮。”——《神異經·西南荒經》
參考資料
百度漢語:http://hanyu.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