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吳言已對

    行書的行,是行走的含義,它是在楷書的基礎上演化而來的。

    楷書寫起來一板一眼,太費時間,行書大概是漢朝時產生的,為了跟上皇帝和官員說過的話,記錄人員就必須得加快速度,字的比劃自然就連到了一起,這種連筆還要保證自己和其他的人員都能看清楚,所以行書不像草書那樣難以辨認。

    左右結構的字用楷書寫,左是左,右是右;用行書寫起來,左和右有可能是連在一起的,省去了頓筆的過程,速度會自然提升很多,後人們逐漸學習前人的方法,有些行書連筆的寫法被繼承下來,比如王羲之的行書,別說古人了,就是現在也有人模仿。

    如果說楷書是正步,那麼行書就是齊步,草書就是散步。齊步是為了稍微快一些,但看上去要整齊,散步隨心情,想怎麼走就怎麼走,甚至可以走出六親不認的步伐。 行書可以有自己的連筆方式,但是你怎麼連別人都認識,因為行書多半是把單獨的文字連成一體,而草書是把整篇文章連成一片。

  • 2 # qf9180

    小時候剛開始寫字,看到有些字書寫時筆畫連起來,很是羨慕。有時候還進行模仿,我們叫它連筆字。

    後來接觸到書法才明白字型的演變,中國漢字的演變同樣是經濟文化發展的產物。現在我們主要使用的書體,側重於便利性實用性,以楷書、行書為主。楷書是行書的基礎,行書是楷書的發展。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為書寫便捷,常常使一些筆畫連起來,有些是筆斷意連,這樣提高了書寫效率,字型也美觀。當然,這些連筆並非肆意而為,而是符合造字規律,書寫習慣的,有些連筆還是約定成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翻唱應該如何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