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711359548364

    孟子否定公孫衍 張義是大丈夫的理由如下: 孟子認為公孫衍、張儀之流靠搖唇鼓舌、曲意順從諸侯的意思往上爬,沒有仁義道德的原則,因此,不過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委婦之道”,哪裡談得上是大丈夫呢? “妾婦之道”表現為順從,其本質是在權利面前無原則,如張儀之流,只是順從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現為“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其本質是對內心的仁義禮的堅守,一如儒家所倡導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原文 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原文翻譯 景春說:“公孫衍(yǎn)、張儀難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氣、作為的男子嗎?他們一發怒,諸侯就害怕,他們安靜下來,天下就太平無事。” 孟子說:“這哪能算是有志氣有作為的男子呢?你沒有學過禮嗎?男子行加冠禮時,父親訓導他;女子出嫁時,母親訓導她,送她到門口,告誡她說:‘到了你的丈夫的家裡,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謹慎,不要違揹你的丈夫!’把順從作為首位,是婦人家遵循的行為準則。 大丈夫應該住進天下最寬廣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確的位置——‘禮’,走著天下最正確的道路——‘義’。得志時,與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時,就獨自行走自己的道路。富貴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貧賤不能使他的操守動搖,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這才叫作有志氣有作為的男子。” 【出處】: 孟軻及其弟子所著《孟子·滕文公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鑿字開頭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