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藍風24

    出自《中庸》

    原文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譯文

    孔子說:“君子中庸,而小人違背中庸。君子之所以中庸呢,是因為君子可以隨時守住中道

    ,無過無不及;小人之所以違背中庸,是因為小人不明此理,無所顧忌,肆無忌憚。

    子貢曾經問孔子:“子張和子夏哪一個人比較賢一些?”孔子說:”子張過分,子夏不夠。”子貢又問:“那麼是子張賢一些嗎?”孔子說:“過分與不夠是一樣的。”

    這一段話是對“君子而時中”的一個生動形象的說明。換句話說,過分和不夠看起來不一樣,但是實質卻都是一樣的,都不符合中庸的要求。而中庸的要求則是恰到好處。就如宋玉《登徒子好色賦》所說:“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

    擴充套件資料

    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處世態度。《論語·庸也》:“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

    庸之道是中國古代唯心主義哲學觀點論,出自儒家文化的《中庸》。中庸之道是人生的大道,事業成功、生活與健康的根本理論,基本包含三層理論:

    第一層:是指人生不偏離,不變換自己的目標和主張。這就是一個持之以恆的成功之道。

    第二層:指中正、平和。只要保持一顆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長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第三層:指人要擁有一技之長,做一個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堅守自己的崗位,要在其位謀其職。

    參考資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天堂鳥為什麼葉子枯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