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姓為祝融氏後代,源出於熊姓。其遠祖即古代部族首領顓頊未胤(女雲匡正),有戰功受封於羅國,國君姓熊。春秋時羅國為楚國所滅,華人以國為姓,為羅姓正宗。唐代西突厥可汗斛瑟羅入中國,其後代以“斛瑟羅”為姓,後又改為羅姓;清代愛新覺羅氏中有的也改姓羅,稱羅氏。可見,羅姓是一個漢族與少數民族共用的“大家庭”姓。據考,羅姓有聲望的世家大族居豫章郡(今江西南昌縣)。
羅姓,中國姓氏之一,源自於史書稱為“祝融八姓”的後裔。祝融的後裔分為八姓,即己、董、彭、禿、妘、曹、斟、羋等。公元前690年,羅國(河南羅山)被楚國所滅,於原地另置鄢國(河南鄢陵)。羅氏的子孫逐漸南移,最初遷居枝江(今湖北省南部,長江沿岸的枝江縣),至週末又南遷至湖南汩羅地區,遂以國名“羅”為氏。
公安部2007年4月第三次人口普查統計顯示:羅姓仍排中國第二十位人口大姓,在當今12多億中華漢族人群中,羅姓人佔0.85%,總人口約1032萬之眾。四川是羅姓人口第一大省,佔羅姓總人口之20%,約210萬,佔省總人口數之2%。
《華人名大辭典》載羅姓歷代名人196人,佔全國總名人數之0.43%,排居第53位。著名的羅姓名人有羅隱、羅貫中、羅聘、羅振玉、羅亦農、羅瑞卿等。
羅姓為祝融氏後代,源出於熊姓。其遠祖即古代部族首領顓頊未胤(女雲匡正),有戰功受封於羅國,國君姓熊。春秋時羅國為楚國所滅,華人以國為姓,為羅姓正宗。唐代西突厥可汗斛瑟羅入中國,其後代以“斛瑟羅”為姓,後又改為羅姓;清代愛新覺羅氏中有的也改姓羅,稱羅氏。可見,羅姓是一個漢族與少數民族共用的“大家庭”姓。據考,羅姓有聲望的世家大族居豫章郡(今江西南昌縣)。
擴充套件資料羅姓,中國姓氏之一,源自於史書稱為“祝融八姓”的後裔。祝融的後裔分為八姓,即己、董、彭、禿、妘、曹、斟、羋等。公元前690年,羅國(河南羅山)被楚國所滅,於原地另置鄢國(河南鄢陵)。羅氏的子孫逐漸南移,最初遷居枝江(今湖北省南部,長江沿岸的枝江縣),至週末又南遷至湖南汩羅地區,遂以國名“羅”為氏。
公安部2007年4月第三次人口普查統計顯示:羅姓仍排中國第二十位人口大姓,在當今12多億中華漢族人群中,羅姓人佔0.85%,總人口約1032萬之眾。四川是羅姓人口第一大省,佔羅姓總人口之20%,約210萬,佔省總人口數之2%。
《華人名大辭典》載羅姓歷代名人196人,佔全國總名人數之0.43%,排居第53位。著名的羅姓名人有羅隱、羅貫中、羅聘、羅振玉、羅亦農、羅瑞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