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孩子在9個月~1歲半階段,若遇到不順心的事而發脾氣時,有可能會突然大哭,躺在地上耍賴,並將小手緊繃握拳,身體也呈現緊繃的狀態;2~3歲左右,孩子除了哭泣和往地上一躺之外,還可能發出尖叫的抗議聲,甚至把東西往地上亂丟,而且躺在地上時,手腳還會任意揮動或亂踢,叫聲或哭聲則會隨著旁人的反應而忽大忽小。 轉移注意力是恢復平靜的好方法 針對1歲半之前的孩子,當下最好的方法是轉移他的注意力,先把他帶離發脾氣的現場,溫和地拍撫他、安慰他,等他哭完、平靜下來後,再問他要什麼;如果稍大一點還這樣發脾氣,轉移注意力的方式仍然有效,不過爸媽可以斟酌孩子發脾氣的嚴重程度或持續時間的長短來調整處理方法。 有些孩子需要爸媽把他帶到一個沒有其他人的角落,並且提醒他[這個行為超過界限了],然後陪伴著他安靜地坐一會兒,直到孩子恢復平靜再回到原處,繼續原本要進行的活動。有些則可以採用[視而不見]的方法,當爸媽不理會他的逾越行為時,孩子覺得自討沒趣,並明白這樣耍賴是無效的,就會自己拍拍屁股站起來或回過頭來向爸媽撒嬌示好。 鼓勵口語表達,導向正面行為 隨著孩子年紀長大,當他哭鬧時,除了上述方式,爸媽也要多采取[冷處理]態度,放低自己的音量,但很清楚地跟孩子說:[想要做什麼要用說的;你一直哭的話,爸爸媽媽就聽不清楚你要什麼喔!哭一下下就好,等不哭了,就可以來跟媽媽抱抱。]這麼做,能讓孩子在取得安慰的同時,也明白哪些行為才會真正得到大人的注意和鼓勵。 此外,建議爸爸媽媽平日多跟孩子交談,加強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並讓他有機會適度表達,孩子才能減少以發脾氣方式宣洩情緒。
通常,孩子在9個月~1歲半階段,若遇到不順心的事而發脾氣時,有可能會突然大哭,躺在地上耍賴,並將小手緊繃握拳,身體也呈現緊繃的狀態;2~3歲左右,孩子除了哭泣和往地上一躺之外,還可能發出尖叫的抗議聲,甚至把東西往地上亂丟,而且躺在地上時,手腳還會任意揮動或亂踢,叫聲或哭聲則會隨著旁人的反應而忽大忽小。 轉移注意力是恢復平靜的好方法 針對1歲半之前的孩子,當下最好的方法是轉移他的注意力,先把他帶離發脾氣的現場,溫和地拍撫他、安慰他,等他哭完、平靜下來後,再問他要什麼;如果稍大一點還這樣發脾氣,轉移注意力的方式仍然有效,不過爸媽可以斟酌孩子發脾氣的嚴重程度或持續時間的長短來調整處理方法。 有些孩子需要爸媽把他帶到一個沒有其他人的角落,並且提醒他[這個行為超過界限了],然後陪伴著他安靜地坐一會兒,直到孩子恢復平靜再回到原處,繼續原本要進行的活動。有些則可以採用[視而不見]的方法,當爸媽不理會他的逾越行為時,孩子覺得自討沒趣,並明白這樣耍賴是無效的,就會自己拍拍屁股站起來或回過頭來向爸媽撒嬌示好。 鼓勵口語表達,導向正面行為 隨著孩子年紀長大,當他哭鬧時,除了上述方式,爸媽也要多采取[冷處理]態度,放低自己的音量,但很清楚地跟孩子說:[想要做什麼要用說的;你一直哭的話,爸爸媽媽就聽不清楚你要什麼喔!哭一下下就好,等不哭了,就可以來跟媽媽抱抱。]這麼做,能讓孩子在取得安慰的同時,也明白哪些行為才會真正得到大人的注意和鼓勵。 此外,建議爸爸媽媽平日多跟孩子交談,加強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並讓他有機會適度表達,孩子才能減少以發脾氣方式宣洩情緒。